花都区经济概况
经济增长提质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14亿元,增长11.3%;工业总产值1917.45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43亿元,增长17.7%,总量、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税收总额(含海关代征税)274.49亿元,增长18.4%。内外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65亿元,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82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总值34.77亿美元,增长10.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3:59:37.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
产业结构优化
以大项目带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先进制造业高端延伸,96万台发动机产能扩建(一期)投产,新能源汽车启辰晨风实现规模生产,新引进宝骏国际汽车港、东风日产销售分公司、东风南方总部等项目,完成150台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B型车检修。空港经济加快发展,新科宇航广州飞机维修基地G1机库建成运营,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二期)竣工投产,圆通速递等项目正式落户。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皮革皮具、服饰、珠宝、音响等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广东皮具原辅料国际采购中心正式投入运营,皮革电子交易中心发展会员7200多家,意尔康、远东、长兴等品牌企业总部用地得到落实。“中国化妆品之都”正式挂牌。商贸旅游业逐步壮大,来又来商业广场等5个商贸项目投入运营。圆玄道观、朗头村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5.2亿元,增长11.75%。
发展后劲增强
中心城区有序扩容,中轴线征拆签约工作进展顺利。国家级开发区申报正待国家商务部审批,综合保税区(一期)围网通过预验收,空港经济区纳入自贸区申请范围。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预备)项目、25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预备)项目。认定区总部企业7家,新引进文化旅游城等产业项目83个;新登记工商企业15342个,注册资金28.52亿元,分别增长20%、108.7%。广州联东·U谷国际企业港项目征地工作加快推进。土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储备土地5918亩,出让土地2535亩。淘汰“两高一低”企业,提升改造低产能工业园区,关停20家漂染、化工、造纸等污染企业。
创新能力提升
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10.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21%。新认定13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累计达80家。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项目顺利推进,新增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家省、市级工程中心。全区专利申请3263件,增长23.3 %,其中发明专利409件,增长46.1%。质量强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省名牌产品12件、市著名商标16件,有效期内省名牌总数达45个,跃居全市第二;新增2家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自主国际品牌企业,全区累计达21家。引导制定国家标准3个、省地方标准4个、行业标准4个。第五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获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成为广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