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花溪概况

家乡区县: 贵阳市花溪区

浪漫花溪概况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国土面积964.32平方公里,下辖2镇7乡18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22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62.61万人,有苗、布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数33%。花溪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称号。
花溪区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以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孔学堂、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旅游最为著名,已入选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花溪拥有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区内有贵州大学、省委党校、贵州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亚泰职业技术学院、省煤炭设计院等单位。
2013年,花溪区生产总值275.16亿元,全市排名第三,比上年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173.59亿元(含经开区),全市排名第一,比上年增长2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财政总收入完成41.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34元,比上年增长13.2%。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预排位中,花溪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绝对数均位列全省前10位。
2014年,花溪区将继续搞好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新进展,加快现代工业发展,推进贵州华工注塑、泰邦生物、普天新能源、中鼎环保、贵州机电集团等重点项目建设。花溪区还将继续推进编制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两港一中心”、提升穗黔物流、石板农产品物流园等外向型物流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花溪区还将全力推进规划编制,搞好城乡统筹,并抓好民生改善,搞好旅游发展,实现功能配套新面貌。北京•贵阳区域合作给花溪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花溪区将搞好创新驱动,实现区域合作新突破,积极嫁接科技条件平台、技术市场服务平台的优势资源,用好用活相关政策,借力尽力,加快发展。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以内。
新的花溪区成立以来,充分整合原花溪区、小河区和经开区的优势,取长补短,初步实现了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壮大了区域经济,为贵阳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作出了积极贡献,是贵阳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经济区域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被纳入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范围。
花溪区将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把产业规划和城市空间规划同步进行,切实解决两区产业发展用地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产业的空间集聚度,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利用中关村和贵阳市现有的人才、技术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领现有产业向国际分工产业链的高端转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别居一格(2014-10-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