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位于南沙区大角山脚东侧,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606356平方米,整个公园的设计是按照市领导审阅过的“潮韵角”规划方案实施,突出了广州滨海城市的特色。
公园突出以自然之韵、文化之韵的设计理念。自然之韵主要体现公园依角山、伴珠江、滨南海、浩瀚无涯、一碧万顷、海陆共生的自然生态魅力,是一种对自然、大海的祈求、拥抱和回归。而文化之韵则主要体现古今传承、中外交汇的广州历史文化魅力对人们的吸引,是对广州精神的追忆、升华和固化。其中包括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现代的港口物流文化(现代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休闲文化等等。
公园种有乔木91种(7351株)、灌木20种(21503株)、地被14种(250686平方米),红树林植物10种(11710平方米)。植物规划主要突出海滨公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即典型的亚热带岭南滨海植物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棕榈、红树林、落羽杉林、榕树植物。滨海景区和海星沙景区:主要突出棕榈科植物的特色,表现公园亚热带滨海区的植物风情。滨海湿地景区:以红树林和落羽杉林等滨水植物为重点,突出体现公园滨水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野趣的特色。文化园景区:结合文化的主题,以榕树为表现的重点,在海洋文化广场,结合雕塑的设计,突出广州、南沙榕文化的历史特点。整个公园绿化的树种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地域风格、能作为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主要选用乔木类有小叶榕、高山榕、垂叶榕、大叶橡胶榕,腊肠树、秋枫、木棉、美丽已木棉、大叶紫薇、尖叶杜英、海南红豆、凤凰木等;灌木类有红绒球、决明、夹竹桃、红桑、撒金榕、红花继木、桂花等;红树林类有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漆、海桑、无瓣海桑、老鼠勒等;棕榈类有大王椰子、假槟榔、蒲葵、散尾葵、三药槟榔、短穗鱼尾葵、鱼尾葵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