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故乡---青海互助

家乡区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彩虹的故乡---青海互助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是彩虹的故乡,因为土族服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土族妇女的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在土族人的生活中,彩虹象征着平安和好运,所以每一个土族人都会把它当作吉祥物。

在互助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土族阿姑穿上彩虹袖“走起路来摆三摆,蜜蜂彩蝶赶不走;拂袖跳起安召舞,恰似彩虹下凡来。”这无疑是对彩虹袖最诗意的咏叹和赞美。土族服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土族妇女的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男子服饰以短为主,长短结合。土族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他们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绣有红、橙、蓝、白、绿、黑、黄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外观大方,俗称“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蓝色——象征蓝天,黑色——象征大地,红色——象征太阳,绿色——象征青山,黄色——象征麦垛,白色——象征甘露,橙色——象征光芒。

土族的头饰叫扭达,极富民族特色。形似圆盘的叫土浑纽达,形似三支箭的叫十格纽达,形似簸箕的叫汗雪纽达,前后高翘,中间低凹的叫尖嘶纽达。扭打上面缀有金、银、珊瑚等饰物,当代改为留辫子,戴织锦镶边的拉金索黑绒卷边帽或礼帽,冬季戴狐皮帽。

土族民间刺绣是青海最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其刺绣品与土族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服饰刺绣有衣领、衣袖、绣花口袋、围肚、大腰带、袜跟、绣鞋等;生活用品有绣花枕头、钱搭、烟袋、针扎、香包等;宗教方面有刺绣、堆绣佛像及喇嘛头饰、用具等。

安召舞是土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舞蹈。土族“安召” 意为“圆圈舞”,是土族人民歌颂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如意的无伴奏圆圈歌舞,也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娱乐形式。“安召”舞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轮子秋”是土族传统竞技项目。早在土族游牧时期,人们将大板车车轮改装成融秋千、转盘为一体的吊车,在上面飞旋竞技,使大板车从生产工具演变为竞技娱乐工具。数名身着民族盛装的土族姑和小伙子们足踩悬吊在铁盘边缘的踏板,随着大圆盘飞快地旋转,并不时作出"寒鹊探梅"、"雄鹰展翅"、"猛虎下山"、"孔雀三点头"、"金钟倒挂"、"春燕串柳"、"蛟龙出海"等各种高难度空中动作。

互助是彩虹的故乡,土族的家乡,欢迎大家观赏游览,亲身感受、体验淳朴、独特的土族风情。

幻波(2014-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