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简介

家乡区县: 青岛胶州市

2010年,胶州市总人口80.3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4人。[3]
民族

2010年,胶州市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 、瑶族、白族 、土家族、傣族、黎族等民族。

胶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位于北纬36°00′~36°30′,东经119°37′~120°12′。东西横距51公里,南北纵距54.3公里,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东邻青岛市城阳区,西靠高密市、诸城市,南接胶南市、黄岛区,北连平度市。胶州市边境线长度334.6公里。[3]
地貌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由229.2米降至3米,西南东北相对高差为226.2米。境内无高山,有百米以上的山头18个,最高山为艾山,海拔229.2米。[3]
气候

胶州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686.5毫米,气压1015.6毫巴,无霜期205.5天,日照时数2411.6小时。[3]
地质

胶州市境内土壤分为棕壤、潮土、砂姜黑土、盐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八个亚类,十三个土属。[3]
水文

胶州市共有大小河流27条,分布于大沽河、胶莱河、洋河三大水系。海岸线全长25.49公里。[3]
5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90余种,内陆水域浮游植物共6门34属,植物药材70余种。[3] 野生动物150余种。水产品有对虾、鲳鱼、黄姑鱼、带鱼、鲤鱼、罗非鱼、光鱼、河蟹、杂色蛤等200余种。[5]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已发现各类矿产11种,被开发利用的5种。优势矿产资源有建筑用花岗石、建筑用砂、砖瓦粘土和少量矿泉水,潜在优势矿产有天然卤水,鼓励开采的有膨润土、砖瓦用泥质页岩矿,限制开采的有重晶石、萤石、沸石,禁止开采的有砂金等。[3]
水资源

胶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08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8立方米。[3]
6经济
编辑

概况

2009年,胶州市实现生产总值5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4.3、2和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47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89.7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57.5:35.8变化为6.4:56.8:36.8。[6]
2010年,胶州市生产总值完成557.06亿元,增长13.1%。胶州市GDP增幅分别快于中国2.8个百分点、全省0.6个百分点、青岛市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39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319.77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97.9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6.6:58.9:34.5调整为7.1:57.4:35.5,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一、三产业比重提升。[7]
2011年,胶州市生产总值完成668.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8%,其增速分别比中国、全省和青岛市高6.6个、4.9个和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77.12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46.26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2.4%、62.9%和34.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9.9个和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7.1:57.4:35.5调整为6.7:56.4:36.9,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Gina l(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