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的历史由来

家乡区县: 徐州市睢宁县

新石器时代睢宁县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繁衍。
商、周时期,县境北属下邳国,南属取虑国。
秦时,南为取虑县,北为下邳县,隶属青州;
汉时建睢陵县,与取虑县、下邳县并存(历东汉、三国、晋);
南北朝时,取虑县并入睢陵县;
隋时,睢陵县制撤消,县境北入下邳,南入泗州;
金兴定二年(1218年)始置睢宁县,属南京路泗州。建县距今792载,隶属迭有变更,县名称未变。
元朝,县境以睢城镇为中心,东到沙集、凌城,南至邱集,西南到李集,西至桃园、卓海、高楼、大王庙(卓海、高楼、大王庙于1950年划入安徽灵璧县),北部在现黄河故道以南地区,东北至皂河(1951年划入宿迁县)。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邳州南部14个社划入睢宁县。
1949年10月后,睢宁县属苏北行署淮阴专员公署管辖;
1953年5月转归江苏省徐州专员公署,同年,原邳睢县所辖双沟、张圩、古邳、张集划入睢宁县。
1956年后,县境趋于稳定。县域东西长约75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1773平方千米,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睢宁县隶属徐州市。

相传徐国国君来到邳地,发现有许多短尾鸟,时人统称隹(zhuī)鸟。隹鸟在这里大量繁衍,成为一害。徐国国君听臣子报说,彭祖篯铿曾烹制味道鲜美的雉羹奉献给尧帝,彭祖后代多擅长烹饪隹鸟,可以用这种方法除掉隹害。于是国君封彭祖的一名后代为“除隹重臣”,让他为自己做隹鸟食物,并将这种美食推荐给周王。周王非常喜欢,并到邳国参观,看水上隹鸟飞翔,心情愉悦。目睹隹鸟,目与隹合而成“睢”,由是这条水系便名为“睢水”。
睢水流域在汉初建制为“睢陵县”。后来睢水连年泛滥,人们期盼安宁,于1218年改称睢(suī)宁县,取“睢水安宁”之意。

lzh44(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