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西区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天津河西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方杂处、南北交融,雅俗共存,形成了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天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天津人办事比较爽快,说话不爱兜圈子,而且待人热情,向来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好传统。近代天津城市移民中帮伙团体比较多,这给天津人的性格打上了重感情、讲义气的烙印。天津人在朋友、邻里和熟人之间特别讲面子。办事讲究规矩,给对方留面子称为“椽儿亮”,在朋友和熟人间丢面子叫“栽面儿”。近代天津是个工商业城市,所以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较多,有志书中说天津人中“逐末者多”,意思是经商做生意的多,这就形成了天津人善交际,长于应酬的特点。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指的是天津人能说会道。天津人与外地人交往时往往信心十足,讲话直爽、泼辣、简洁。这种风格来自于天津人对自己城市的偏爱和作为天津人的独特自豪感。
  天津人“讲究吃”,这跟漕运有一定关系。元明时代的漕工大都来自南方,他们运来了漕粮,也带来了南方饮食文化,加上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东邻渤海,北靠内蒙、陕甘,所以牛羊海鲜、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天津人对此乐此不疲,所谓“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正反映了这一民俗风情。南来北往的美食文化荟萃津沽,沿袭下来,天津的饮食文化特别发达也就理所当然了。
  天津人还具有较浓厚的平民文化特色。表现为性格豁达,不事张扬、不好窜头。许多老天津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平民之间最让人瞧不起的是那种“充大尾巴鹰”的人。通常情况下,天津人奉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政策,万般无奈也是先礼后兵,得了势见好就收。
  天津人“爱热闹” ,本性幽默。天津人的“爱热闹”表现为好围观,好逗乐,爱好戏剧曲艺。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观众和票友的水平也都堪称一流,恐怕与这种“爱热闹”大有关联。天津人的幽默颇具市民色彩,大俗大雅。我们从天津人为本地小吃起的名字“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以及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逗你玩”等不难窥探出天津人特有的幽默。

张斯妤fish0122(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