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糕干

家乡区县: 天津武清区

杨村糕干

名字由来编辑在明朝初年,浙江绍兴有一户姓杜的人家因生活逼迫搬迁到杨村谋生,在那开了一个糕干店,靠卖糕干为生。把米碾成面,和以白糖蒸成糕干,沿街叫卖。当地人品尝后也很喜欢,杜家制作的糕干独树一帜别具风格。买卖开始兴隆起来。并以家传手艺世代制卖糕干。后来糕干做为贡品入选皇宫,受到皇帝的称赞,杨村糕干的名气不胫而走,流传开来。清末民初,仅杜姓开设的糕干店就有万全堂、万胜堂、万金堂、万顺堂、万源堂多家。再加上外姓人经营的糕干店,最多时可达十几家。这些糕干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海内外,人们统称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是天津颇具特色的汉族民间糕类小吃,它以易消化、健脾胃、松软可口而著称于世。早在上世纪30年代,杨村万全堂茯苓糕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荣获三等“佳乐”铜质奖章。1956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杨村参观,杨村糕干成了招待贵宾的佳品。亲王和夫人都盛赞杨村糕干好吃,周恩来总理连说:“不减当年,不减当年。”

简介编辑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区的杨村镇。看似包装简单、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们,荣获“佳禾”铜质奖章,成为中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茶话会上用杨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吃后赞不绝口,并高兴地接受了礼品——杨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欢。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的美称。特点: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绵软筋道、内味独特并且,可以有效帮助减肥。

liuyanan(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