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要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火神台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据史书记载和汉族民间传说,上古时,帝喾之子契在商为火正,一是管理火种,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太岁星如果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午出现,叫“阏逢”。卯时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单阏”和“阏逢”比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星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火星台或火神台。
简介
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一是管理火种,以便人们可以随时取到火(因此后人又称他为火神)。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太岁星如果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午出现,叫“阏逢”。卯时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单阏”和“阏逢”比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 此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 35 米,台基周长 270 米, 元代在台上建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山门、戏楼。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有古庙会,谓之朝台,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赶庙会,香火鼎盛,十分热闹。
传说在原始社会时,继颛顼以后,帝喾为商地的部落联盟酋长。帝喾看到商地 人民没有火,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到这里任“火政”。阏伯尽职尽责,辛辛苦苦地为保 存火种做了许多事情。他死后,人们就在他保存火种的土台上修了火神庙(或称阏伯祠) ,后来通称为火神台,阏伯是“火政”,为什么又成了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呢?流 传在当地的另一则传说是这样讲的:阏伯原来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 种而违犯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阏伯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又偷偷将火 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发了一 场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吓得人们四处逃散。阏伯为了保存火种,筑起了高台, 搭起了遮雨水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种。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 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燃烧着,阏伯却饿死在火种旁。这篇神话中的阏伯可以称 得上是东方的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
相关资料
因为火神居住在高台之上,所以,在豫东地区,人们也将朝拜火神阏伯俗称为“朝 台”。朝拜火神的时间,一年之中有三次。第一次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火神的生日。 实际上,人们正月初一就开始往火神台聚集,直到二月二日方散,会期一个月,是一年中最 大的朝拜活动。庙会期间,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群众,纷纷涌向火神台,或带 着各种社火来这里表演,以娱悦火神。第二次是农历四月四日,这是一个祭商星的日子, 会期10天。第三次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传说这一天是火神阏伯死的日子,会期10天。 像这样隆重,系统的祭祀活动在中国神话信仰民俗中是罕见的。
庙会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 "台会 " ,老百姓又称其为 " 朝台" 。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朝台本来从正月初四开始,但路途较远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外地的香客。香客们如此虔诚,皆因对火神的崇拜,认为朝拜后,火神会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台会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行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各分会朝拜时,仅随朝台进香队伍奏乐的唢呐吹奏者就有百余人。各地的香客朝台各有程式,五彩纷呈,是一种各地民俗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计其数,每天到会人数达十多万人。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独杆轿、拉秦桧、武术、龙灯等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其叫卖声也是各色腔调,此声盖过彼声。朝台的人们大多要买上一两件给孩子作为过年喜庆之物,让其尽兴玩耍,以增添喜庆和吉利气氛。庙会之上还有人另辟场地斗鸡、斗狗、斗羊、斗蟋蟀,或进行赛牛和逮猪比赛,非常热闹有趣。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百姓晚上表演的 " 火龙舞 " (亦名滚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火是火神功绩的体现,火龙与青龙相对起舞,二龙戏珠,百般花样渲染出吉祥如意的气氛。朝台的各种仪式为商丘独有,与别处不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