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渭南的大师范

家乡区县: 渭南市临渭区

渭南师范学院始于1923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赤水职业学校,经历了“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初期的渭南师范学院、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到新世纪的渭南师范学院,沧桑九十余载。如今,已成为一所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高校,正朝着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校地处渭水华岳之间的渭南市。承载着悠久历史文明与深厚文化积淀的秦东大地,传诵着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关雎诗经的动人传说,抒写着渭华起义点燃中国革命圣火、渭北和陕甘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的光辉史篇,颂扬着药王孙思邈、史圣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彪炳千秋的业绩,传承着“坚定创业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渭华照金精神,历史古迹与红色遗址300余处,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光耀千秋!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10个门类,有59个本科专业。下设12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港澳台高校交换生和韩国等国家留学生,在校生和留学生17600余人。学校有朝阳、西岳、汉马三个校区,校园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189万册,电子图书3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7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

 

 

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主攻方向,主要有司马迁与《史记》、陕甘边根据地史、军民融合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管理、知识产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人文社科类主攻方向;概率论与应用、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光电检测、光电一体化、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湿地生态保护等理工类主攻方向;大秦岭美术流派创作、美术设计、中国钢琴与中国音乐、西部民间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地方戏剧创作表演等艺术类主攻方向。专业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科研项目数量连年大幅增长,形成的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多次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校坚持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有“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早期革命活动纪念馆”、“科学馆”、“河洛文化展览馆”等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党政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内涵提升,践行“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弘扬“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学校精神,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加快推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进程而努力奋斗!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切实、积极的贡献!

不再见。(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