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习俗——“黑饭节”

家乡区县: 贵州省惠水县

   在历史变迁的漫漫长河中,苗族人民经过不断地挖掘和发展,把“黑饭”演变成了五色糯米饭,并把它视为吉祥物,表示生活像百花一样五彩斑斓,象征各族人民如糯米饭团一样紧密团结,荣辱与共,它还被苗族男女青年当作表情示爱的信物。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居住在惠水县摆金镇大华村的苗族同胞都要举行集会,共同欢度“黑饭节”,周边地区的苗族同胞也会如期赶来助兴,人数达到两三千,有时会更多一些,场面十分热闹。据传,大华一带的苗族属于迁徙民族,他们的先祖移居到这里时,由于初来乍到,人烟稀少,势单力薄,往往会遭遇外族侵拢或驱赶,夺走财物和土地,为了躲避这些人为的灾难,获得暂时的安宁。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举家搬迁到水源缺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大岭之中,虽然山高路遥,偏僻荒凉,仍然无法过上安宁的日子,每年秋粮进家或春播时节,外族人都会闯进山里抢走粮食牲口或者值钱的东西。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苗族同胞们实在忍无可忍,纷纷团结起来,采取各种各样的巧妙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保卫家园,维护生存。有一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一位老祖人经过精心筹划,将糯米饭染成黑色,捏成饭团放在锅里后,就带领家人上山劳动去了。当前抢粮抢物的外族人气势汹汹地闯进屋里,揭开锅盖一看,锅里尽是‘黑饭团’,因怀疑被放了毒药,即不敢吃,也不敢抢粮抢物便下山去了。后来,外族人担心这里的苗族人有毒,再也不敢随便上山抢夺了。从此,苗族的先祖才得以在这里安居下来,繁衍子孙后代,逐渐发展壮大。其后人为纪念先祖智斗外族的经历,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吃“黑饭节”。每当这一天,当地的苗族同胞不仅要隆重举行芦笙舞会,姑娘们还要带上黑糯米饭到花场与心上人以及亲戚朋友共进午餐表示纪念。

果儿的秋天(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