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明珠”——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杨树林(ulaastai nuur),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带的边缘,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乌梁素海距乌前旗政府所在地西山嘴镇13公里,距110国道22公里,总面积300平方千米,它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由于严重的水质污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到2010年底,乌梁素海面积仅剩293平方公里。2012年8月7日,乌梁素海面积仅为60年前1/4,专家预测10~20年内或将消失。

      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现在是内蒙古重要的芦苇产地。乌梁素海其形成与黄河主流改道有关,最早的黄河沿狼山南侧的乌加河作主流东流,后因地壳隆起,黄河受阻急转南流,冲出一个较大的洼地,这就是乌梁素海的前身。以后,由于风沙东侵和狼山南侧的洪积扇不断扩展,致使河床抬高,乌加河被泥沙阻断,河水溢流到洼地形成了乌梁素海,而黄河主流被迫改由南侧东流。

     现代乌梁素海主要靠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的尾水补给。水深0.5~1.5米,最大水深约4米,蓄水量2.5~3亿立方米。水的矿化度呈上升趋势,70年代初为4克/升。70年代后期,矿化度上升到6克/升。湖中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除盛产鲤鱼外,还有鲫、草、鲢等20多个鱼种。芦苇、蒲草资源亦很丰富。 乌梁素海,古时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迹湖,现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但目前的乌梁素海大量黄苔滋生,大量垃圾飘浮水面,多处可见死鱼。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乌梁素海自然补给水量不断减少。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明显增加,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乌梁素海 是鸟的世界、鱼的乐园,有近200种鸟类和20多种鱼类繁衍生息,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12种,乌梁素海中日候鸟协议保护鸟类48种。乌梁素海湖面碧波荡漾,苇丛如诗如画,百鸟啼鸣婉转,令人赏心悦目。乌梁素海旅游区与乌拉山北麓的乌拉特草原融为一体,是集湖泊、草原和乌拉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可谓青山、绿草、碧波相映成辉、野趣天成。游人至此,可领略北国的湖光山色,探索珍禽候鸟的活动奥秘,体验乌拉特草原风情,观赏小天池奇观,由海、原、山构造的这一绝妙的自然风景区令旅游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乌梁素海婀娜多姿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正在成为各地游客的旅游热点和内蒙古西部独具北国水乡特色的旅游胜地。乌梁素海湖面银光朗映,水天一色,万顷空明,波光浩渺。每到春夏之际,绿荫绰绰,湖水和蒲草相得益彰,蓝天与碧波交相辉映,使乌梁素海平中溢情,平中见美。阿力奔草原南端的乌拉山奇峰矗立,怪石嶙峋,置身山顶向西北眺望,湖、原、山三大景观尽收眼底。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观赏游玩,怡情冶性。 这里已建起旅游大楼、湖岛欧式木屋、草地蒙古包群等旅游设施,并配备了摩托艇和客轮,每年游人络绎不绝。乌梁素海,古时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迹湖,现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湖中芦苇好大一片,偌大的湖面上,你几乎只见芦苇不见湖水,随处一站,都可以听见芦苇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巨响,仿佛惊涛骇浪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清新,有芦苇的香味,也带有湖水的凉意。

     远看湖面,黑压压的一片,像是塘上残留的荷蒂。走近了才看清,原来都是鸟儿。黑色的是野鸭,白色的是白鹤,杂色的竟是鸳鸯。其实种类还多着呢,连当地人也说多得叫不出名字来。鸟儿看见人走近了,前面的就往后边飞去,如是一拨又一拨地飞飞停停,像跟你开着一个永远的玩笑,也跟你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时你会认同书上所说的:这是在全球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中,为数不多的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最难忘的还是乌梁素海的日落。只见夕阳映在湖面上,变成一条金色的柱子,从远方地平线的湖面上延伸而来,九十度笔直地竖在你的跟前。只有偶尔飞起的野鸭或鸟儿掠过金柱,生就带出一笔画意。当夕阳完全西沉了,这时飞鸟的啁啁聒噪声,像是在惜别黄昏,再见夕阳。

王若男(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