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文化完美留存

【传统音乐】布依铜鼓是用青铜铸造而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布依族先人铸造铜鼓的记载,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铜鼓在布依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布依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面到数面铜鼓,铜鼓是布依族的象征。布依族把铜鼓视为灵性之物,只有在过年、送葬等隆重场合时才可以使用,并且铜鼓两耳上系有红绸,用来表示镇压邪恶,动用铜鼓时,都要举行庄严而神秘的祭鼓仪式,让神鼓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击铜鼓的铜调一般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称为铜鼓十二调,是一种非常具有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演奏时铜鼓担任主奏,皮鼓、锣、手镲等辅助,曲调雄伟浑厚。铜鼓十二调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音乐信息有着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布依族的服饰非常有民族特色,反应了布依族传统文化心态、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布依族服饰大都是由布依族姑娘亲手制作,制作过程融合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布依族服装颜色多为蓝、青、黑、白等,将织好的白土布用古老的扎染方法制作成蓝底白花的各种图案。布依族从古越人发展而来,服饰上也保留了古老的特点,布依族男子多包头巾,头巾有条纹和纯青两种,穿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下装穿长裤,妇女穿衣裙,根据不同地方,各有特色,镇宁县的布依族妇女服饰上衣为大襟短衣,下装为蜡染的百褶大筒裙,已婚妇女头饰是一种用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前圆后矩,形状像簸箕,叫做“更考”。在节日或者盛大的日子,妇女还会佩戴各种银饰。

【饮食文化】镇宁自治县的小吃丰富多彩,并且久负盛名,民间有着“玩在黄果树,吃在镇宁”的说法。镇宁六马狗肉享誉中外,在2004年的时候被评为贵州名菜名点风味小吃之一。狗肉是布依族人喜爱的食品,也是布依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美食,布依狗肉选用的狗肉非常鲜嫩,并且烹制技巧讲究,炖煮出来汤汁清而不稠,味道清香,调料只是用食盐,没有其他的调味品,蘸水选用当地的小辣椒和其他调料配制而成,香辣浓郁,回味无穷。镇宁波波糖也是远近驰名,是一种民族传统食品,他的主要原料的用糯米加工成的饴糖,当饴糖加热到40℃时,加入去皮炒熟的芝麻末,使得饴糖层层起酥,在将起酥的糖皮卷成扁圆形状,波波糖色泽麦黄,吃起来香甜,入口即化,芝麻的清香久留口中。

【传统建筑】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盛产优质的石料,这种石料可以一层层的揭开,成为薄厚均匀平整的大石板,布依族就地取材,用石料建造出一幢幢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布依族建造房屋非常讲究,要先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要依山傍水,起房建屋要选择吉日,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布依族的石板房用石条或者石块砌墙,用石板盖顶,铺成菱形或者鱼鳞纹,石头房不但可以遮风挡雨,外观也是古朴美观,石板房的石墙一般垒至五六米高,住在里面不压抑,石板房除了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他的材料全部采用石料,家里的家具也都是用石料制作而成,例如桌、凳、缸、盆等,体现了布依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性格特点,这种房屋冬暖夏凉,并且可以防潮防火。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
敬奉祖宗
布依族历来崇拜祖宗,认为祖宗神灵至高无上,人的吉凶祸福都与祖宗神灵有关。因此,为了祈祖赐福消灾,家家户户都在中堂设有祭祖神龛,在各种祭祖活动中,以春节、清明节(或三月三)、七月半(中元节)最为隆重。
除各家祭祖外,还有宗族祭祖和村寨祭祖活动。布依族村寨多是同姓同宗,每年春节或三月三,或以宗族为单位,或以村寨为单位,杀猪宰牛,为共同祖宗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村安宁。
崇拜自然神
远古的布依族先民,由于条件限制,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缺乏理解,对自然力带有恐惧心理,进而从恐惧变为崇拜。人们不仅感到自然现象神奇莫测,而且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人们认为这些神灵有善有恶,善神护佑人类,恶神危害人民,因此,每当逢年过节,除祭祀祖宗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需要,举行各种神灵的祭祀和有关活动,祈求保佑,驱邪禳灾。

好人1号(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