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山西省大同县

我的家乡——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全市辖4个市辖区、7个县,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称,我居住在它的周边大同县,位于火山群附近,大同火山群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形成于第三纪,主要分布在左云、右玉等县;一部分 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大同县交通十分便利,京包铁路、大秦铁路和大准铁路经过境内,县内公路纵横交错,大涞、大张、大塘三条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33公里,京大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县级公路169公里。实现了县通油路,乡通公路,村通车辆。投资近4亿元规模宏大的大同飞机场在县境内兴建。大同炕围——大同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屋内多有土炕,灶炕相连,…来做饭,二来取暖,尤其农村,更为普遍。为美化室内环境,锅台刷成白色,灶围刷成黑色,炕围绘有各色图案,既是一种室内装饰,又是一种讲究卫生之传统习惯。每逢搬迁新居和新媳妇进门,都要请著名匠人彩绘炕围;主人盛情款待艺人,艺人则是十分留心地施展绘画天才,每当一幅炕围画完之后,邻居必定要去参观品评一番。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踢鼓秧歌在大同地区的繁荣盛况。
挠搁和抬搁是反映古代农民庆祝丰收景象时,将子顶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欢乐的民间舞蹈。相传,大地区远在300年前,就有挠搁和抬搁出现。挠搁是在一个壮汉肩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高约米,铁杆顶端安有铁座,铁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孩子;有的铁杆分成两叉,铁座绑有两个化了妆的孩子。铁座面的人称“挠搁人”,下面的壮汉称“底座”。昊天寺位于县城北昊天山巅,距离县城约1.5公里。该寺建于北魏年间,早于大同市华严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文革”期被毁坏。昊天山是火山群的一部分,经考古学家的考察,属新石器遗址。该山自古就有“离天二指”之说。

fl(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