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溪铁观音 香约中国梦”品牌推广行动之中国地市报走进安溪铁观音采风活动启动,来自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的70多位社长、总编、主任、记者组成采访团开始了在茶乡安溪感受茶文化、领略茶产业魅力的精彩之旅。
第一站
茶博会—— 闽南古大厝演绎中华六艺
在第五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现场,有一座闽南古大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只见其木艺斗拱分布其间、木艺花窗合理安排、木艺榫卯结构屋檐交错有致,传统青砖青瓦、燕尾脊屋顶有机组合,看起来古色古香。
走进古大厝,顿觉眼前一亮,以中庭天井为平台,以立柱为树干支撑体,枝繁叶茂下,引入一条水脉,设一流水茶席;一人端坐大树下,边冲泡铁观音茶品,边将茶水倒入置于水流中的茶杯,送至茶客面前,游客可以随意取茶来喝,名曰“曲水流茗”。
活动主办方、潘龙一品负责人、茶饰界艺术总监罗志龙介绍,“曲水流茗”来源于古代的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因意境相似,而所喝的不同,所以取名曲水流茗。”
正厅堂后部,以汉唐文化为背景,四周摆放木艺屏风,摆设古船木桌椅,中置放一把桐木古琴,设立汉艺唐风立体商业空间,两名女子席地而坐,余韵袅袅中,演绎汉唐神韵。
在一个个独立的空间里,“茶、书、香、木、竹、漆”中华六艺传习展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茶艺大师娴熟从容完成16道程序,融传统茶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茶主题书法创作墨色生辉,笔笔传神;香道与花道互相融合,将演出效果推向高潮。与茶书香相辅相成的是源自民间的原生态中华技艺木竹漆展演,现场观众无不赞叹。
罗志龙表示,自己从小生活在安溪古大厝,受其浸染,就希望可以建造这样一个场所,让人在休闲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茶香飘起来,让木艺动起来,让参与传习展演的中华六艺比“艺”齐“辉”, 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前来游赏、培训、互动,传承传播中华古典技艺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记忆得以延续。
此外,本届茶博会现场还展出了茶文化历史走廊、茶文化旅游、茶具茶配套产品、茶食品等等。
第二站
安溪茶学院—— 院长传授购茶妙招
参观完茶博会后,采访团来到福建农林学院安溪茶学院。在富有茶文化气息的大学校园内,安溪茶学院院长林金科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这座全国唯一的茶学院总体概况,对采访团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由安溪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茶产业链为主线设置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茶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向上招收研究生,向下延伸至高职教育,培养现代茶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现设置有茶艺术设计、茶机械制造等10个茶产业链相关专业。
“铁观音是否具有保健功能?”“茶学院研究的是铁观音还是全世界的茶品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采访团纷纷抛出热切的问题。其中,“普通茶客如何在市面上买到质量优的铁观音?”是采访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林金科支出妙招,消费者只要到茶店内让商家冲一泡茶,尝过之后离开店铺,3小时后若口内尚余甘甜,喉咙内舒适感仍存,便足以证明茶叶质量上乘,即可回到店内购买。听罢院长的妙招,在场的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赞许。
第三站
EC产业园—— 享受国际高端科技盛宴
此次采风活动的第三站位于安溪南翼新城EC产业园内的惠普聚贤国际数字媒体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未来亚洲最专业、规模最大的数字媒体产业基地之一。
步入数字媒体体验馆,巨大的弧形屏幕映入眼帘,屏幕长17.2米,宽3.2米。这块全省最大的弧形屏幕与前侧的椭圆形下沉台屏幕形成一体,随着影像的播映,立体的画面跃然于屏幕之上,俯瞰地幕,感观刺激更为强烈。声音、光线、影像三维立体的视听效果让采访团们收获一场视听盛宴。
“原来很多大片中的场景都不必到现场拍摄,后期就能解决一切。”包头日报总编辑李淑岚发出感叹,在体验馆内的绿幕摄影棚,采访团亲身体验了一把可用于大型历史片和战争片的特效技术。此外,富有趣味性的体感游戏区和仿佛令人身临海洋世界的音乐走廊也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感觉像在海里一样,脚步所到之处,鱼群四散开来。”。
高端的数字媒体技术服务各行各业,茶企亦能从中受益。从现场解说员的口中,采访团得知惠普聚贤国际数字媒体产业基地是亚洲顶级的数字媒体后期制作中心,众多的茶企业宣传片、广告片等制作获益匪浅。
第四站
八马茶业—— 百茶园荟萃各种茶文化
在安溪县龙门镇八马茶业公司,“百茶园”吸引了采访团的眼球,闪光灯不时亮起,随着导游的讲解,游客中不时发出赞叹声。
据了解,百茶园面积大概占地10亩,于2009年初开始兴建,目前还在建设当中。中国的茶叶按照制作工艺可以分成6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百茶园包括了适合制作所有茶类的一些优良品种,如制作绿茶的龙井、碧螺春等;制作乌龙茶的铁观音、大红袍等;制作祁门红茶的祁门种等;制作白茶的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等;制作黑茶的云抗10号、云茶1号等。“正是这么多茶树品种丰富了中国茶文化、让中国的茶叶在世界茶叶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据介绍,为不断丰富安溪茶文化,八马茶业将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融入安溪茶文化之中,从而形成安溪的中国茶叶大观园。大观园荟萃各种各样的茶文化,可谓一部茶的百科全书。
佛山日报社记者王晓丹表示,她之前也去过武夷山等产茶区见过一些茶,但将这么多种茶树种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见到,“将它们种在一起,便于对各种茶进行对比,使得大家对茶的认识更直观。”
第五站
安溪铁观音集团—— 与百岁老人的“美丽邂逅”
在安溪铁观音集团旗下安溪茶厂,参加采风活动的地市报媒体社长、总编、主任、记者们参观了该集团科技大楼和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大型石木结构陈茶仓库和专利技术无烟灶等。大家对集团的生产科技化水平和悠久文化历史称赞不已。
“这是今年刚上市的‘凤山’铁观音秋茶,请大家品品。”在茶叶审评室,采风团成员们尝试着品评铁观音的等级。“来来来,我们来试试。”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邹家福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兰州日报社社长杨增宽相约着坐在斗茶台前,闻盖香、品茶汤。样品室、生产车间、毛茶冻库、陈茶仓库……采风团成员们饶有兴致地了解铁观音的生产环节,纷纷用笔和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在陈茶仓库,一个个大型陈茶储存缸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打开大茶缸,一股陈茶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最精彩的时刻出现在凤山文化创意馆。在“福地茶寿——安溪百岁老人品茶话养生”活动的专题片播放时,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观看。两位百岁老人——陈阁和林妹也来到现场与采访团欢聚一堂,她们饱满的精气神引得所有人争相合影。两位老人还在现场泡“凤山”铁观音,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邀请大家品尝百岁老人亲手泡的茶,“喝了这杯茶,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寿星”。“这种机会真是十分难得。”不少采风团成员表示,目睹了百岁老人们的风采,了解了她们和铁观音茶叶的不解之缘后,真正感受到喝铁观音茶有保健养生的作用,“今后要多喝铁观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