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会
民国26年(1937年)前,乡村风行上句容茅山进香的“香会”。会有大头1个,下领中头8个,每中头邀约8个小头,每小头再约8个香客,由此组成1个香会。香会活动一般于农历二月初至四月中旬,择定吉日起程上茅山烧香。费用由各香客在3年前逐年筹集。沿途派有专人安排香客食宿。返程时,香客从茅山带回香袋,香符、香草等物,用以“祛灾除魔”。结会者必须连续3年上茅山烧香。3年囤满,即演戏敬。
香会活动一般于农历二月初至四月中旬,择定吉日起程上茅山烧香。费用由各香客在3年前逐年筹集。沿途派有专人安排香客食宿。返程时,香客从茅山带回香袋,香符、香草等物,用以“祛灾除魔”。结会者必须连续3年上茅山烧香。3年囤满,即演戏敬神。后期,或搭五彩灯棚,或设堂打醮或放焰火,出奇竞胜,耗费甚巨。此俗民国26年后停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