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金沙经济发展新突破
金沙----正在起飞的雏鹰.金沙的经济正在成长.从最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几大指标来看,2008年,金沙县实现生产总值53.7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2.00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这几大指标在3年前的基础上分别增长了37.01%、86.96%、69.43%和44.06%。
由此,金沙成为毕节地区第一个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成为该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同时,还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金沙县域经济从发展的速度看,令人刮目,这是不争事实,但究其发展的质量,真还有点令人忧虑。一位长期关注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界人士说。
前不久,县委书记赵牧在分析该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认为,金沙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高于全区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这主要是靠煤电经济的单一支撑实现的,缺乏协调性、可持续性和统筹性。可以说,金沙的经济格局是煤电产业一枝独秀,没有形成多业并举的局面,是一种不协调、不科学的快速增长。
目前,金沙虽然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并在毕节地区继续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但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与全国的发达县市相比,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只是外在结果上体现,而内在原因仍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工作思路上的差距。对于金沙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县长韩平这样认为。
金沙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44.97亿吨,按每年开采1000万吨计,40年后的开采便到了尽头。因此,一旦地下的煤炭资源开采枯竭,金沙怎么办?这个命题便成为该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上上下下思考和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近年来,煤电产业对金沙财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近年来,煤电产业虽然使金沙县实现了资本的积聚,但仅靠这一条“独腿”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县统计局局长谢贵平如此断言。
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金沙县如何寻求县域经济的新突破?出路只有一条:更加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科学崛起。
据了解,自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金沙县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展金沙要不要科学发展;围绕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开展金沙能不能科学发展;围绕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开展金沙怎样科学发展的大讨论。
通过讨论,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寻求经济的片面增长,而必须寻找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这一观点,在金沙县各级干部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据了解,在毕节地区开展以“深化三大主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金沙县委要求全县干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冲破阻碍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荡涤一切腐朽的“暮气”和“懒性气体”,凝聚人心与力量,让新鲜的思想、空气和阳光涌进金沙,推进金沙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实现科学崛起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金沙县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面前,确定了“三个面向”的发展战略,即面向毕节试验区,当好科学发展的引路人和排头兵;面向黔北综合经济区,寻找结合点,成为连接黔西北与黔北经济交汇的桥头堡;面向全国,依托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建设,外接大流通、内接小循环,扩大招商引资,利用沿海资金优势开发资源,为培育新兴产业寻找出路。
在全省的盘子上,金沙已着手建设全省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煤炭和电力生产输出基地以及白酒生产基地。
实现科学崛起,必须化解矛盾、突破难点,促成和谐发展。其实,近年来,金沙县决策层也将加快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现代城镇体系建设,促进投资环境优化;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民生活改善的“四加快、四促进”作为县域经济寻求突破的总载体。
与此同时,金沙县还充分把经济强县的定位和城建滞后的排位不相称;经济结构单一和后续财源建设不对称;地下能源开发和地面环境保护不协调,以及农民增收出现徘徊等诸多制约金沙科学发展的矛盾,一一查找出来,制定切实的整改措施,并拿了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寻求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金沙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退一进二进三”。近年来,全县围绕县委提出的深化工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城镇与农村平衡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与长远结合发展的“四的关系”,全面实施“农业立县、工业强县、生态美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战略。
据了解,除了煤电产业以外,这些年来,油菜、白酒、畜牧、茶叶、水果、中药材和烤烟,已经培育成金沙县既富民又富财政的后续支柱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金沙县油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3.1万吨,年创产值1.3亿元;白酒生产能力从800多吨上升到2000多吨,提供税收2000多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2%,占农民增收比例的10%以上;水果种植面积5.8万亩;茶叶产业后来居上,在全省确定的39家重点茶叶产业发展县中,已跻身第15位。
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据悉,目前,毕节地区共有8家省级龙头企业,金沙就占了5家,地区级龙头企业43家,金沙就占了19家,同时还有全区唯一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康星油脂集团和80多个农业品牌。
据介绍,金沙县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力度,该县按照毕节地委、行署提出的“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链在园区拉长、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循环经济在园区实现”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质量效益为目的,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科学化实施、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将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优势凸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
按照“工业集中、产业聚集、企业集群”的要求,金沙县以生态型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发展壮大煤炭产业及煤炭加工产业,延长煤炭产业链。据了解,目前,该县正在积极争取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等煤化工项目立项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使煤炭资源优化升级,把煤化工培育成金沙县的支柱产业。
“金沙回沙酒”在市场上的热销,让金沙人领略到白酒产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无穷魅力。近年来,金沙县着力打造“金沙回沙酒”这一品牌,确保在“十二五”初,产量达到1万吨,使之成为该县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具有后发优势,金沙县加大宣传推介、旅游招商、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按照“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欢迎世界各地的企业进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