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政策扶持盲人工作生活 100辆公交车安装导盲系统
视力残疾者工作生活都有政策扶持
今天是国际盲人节,在惠州,残疾人的工作、生活是有政策扶持的。据市残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残疾人21万,其中盲人有3万。
市残联宣传文体部主任罗智宏介绍,近年来,惠州各级残联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视力残疾人就业,其中,盲人按摩培训班已经开展19期,盲人电脑技术培训班也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两期,免费对盲人进行技术培训。本市户籍的盲人可在户籍所在地的残联部门报名参加电脑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300名盲人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并全部就业。
“残疾人个人创业,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残联部门申请残疾人创业扶助资金。”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刘羽介绍,为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我市几年前就开始对残疾人个人创业给予创业扶助资金。
“对于生活贫困和重度残疾的残疾人,残联部门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对于符合低保要求的残疾人,就会将其列入低保对象范围。”罗智宏说。
7条公交线月内装导盲系统
年内惠州还将为1250名盲人安装电脑读屏软件
为方便视力残疾人士的出行,本月中下旬开始,惠州将陆续在市区100辆公交车安装导盲系统,为600名盲人配送导盲终端机。这一系统将在下月试运行。目前,市残联已经对导盲设备和相关技术进行了前期调研,并与交通运输局、市公交公司及盲人代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终选择了2路、14路、18路、29路、10路、13路、6路7条盲人和弱视患者出行较多的公交线路,作为导盲系统安装线路和车辆。
“在惠城区工作和生活的视力残疾人士,如有需要可到惠城区残联部门申请导盲终端机。”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因选取的公交线路都是在惠城区,所以申请对象最好是在惠城区工作或生活的盲人朋友,详情可拨打咨询电话:2386121。
此外,今年内惠州还将为1250名盲人安装电脑读屏软件。该软件将通过语音告知盲人电脑屏幕显示的内容,方便盲人阅读。
【盲人故事】
一连几天,记者走进市区盲人群体,了解他们如何书写自己的多彩人生。
两位视力残疾者打工时相识相爱
日前,记者来到惠城区东平一家盲人按摩店,虽然是早上9时,但店里已经有几位顾客,老板张明华和妻子练银家正在忙着。今年35岁的张明华是江西人,他属于先天性视神经萎缩,1997年完全失明。
“眼睛看不到,不自强,只会成为家庭的负担。”张明华说,失明后他就到江西盲校学习按摩保健技能,凭着勤奋和做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收获了美满爱情和幸福家庭,也收获了对人生更多的感悟。
1999年毕业后,张明华到广州盲人按摩店打工,与妻子练银家就在这间按摩店打工时相识相爱。练银家比张明华大一岁,博罗县人,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丧失视力。
两个失明的人如何一起生活,一起创业?
“我们都有手艺,按摩自己能做,另外我们还请人给大家做饭吃。”练银家说,她能模糊看到两米内的东西,这也是夫妻俩唯一能够依仗的光明。“店里账务我自己慢慢理,出门我在前面带着他慢慢走。”练银家说。
2003年,他们从广州来到惠州开盲人按摩店,现在夫妻俩加上员工,按摩店共有9名按摩师。在市区来说,这样规模的盲人按摩店算中等规模。
“靠自己养活自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
记者了解到,盲人按摩师的收入并不高,属于多劳多得,高的平均每月3000多元,低的平均每月2000多元。
“我们凭手艺养活自己,不用拖累家人,对我们来说这样就很好了。”盲人按摩师小李自豪地告诉记者,今年24岁的他是博罗人,由于先天失明,没有读过书,之前没有技术,一直靠家里养着,他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一度自暴自弃。三年前他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班,毕业后在张明华的盲人按摩店打工。“靠自己努力养活自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小李说。
“我们的员工都是盲人,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互相照顾。”练银家说,由于员工都是盲人,为了方便与安全,按摩店统一安排食宿。“最大的希望就是店铺生意能越来越好,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店面,帮助更多失明人士自力更生。”张明华说,眼睛失去光明不可怕,就怕心灵总是在黑暗中。希望盲人朋友能有一技之长,自力更生,活出精彩人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