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图书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家乡区县: 西安市雁塔区

沿着青灰色古老城墙,跨过青色的护城河,穿过文昌门,来到古色古香的书院门大街,便可以见到一片巨大宏伟的博物馆——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就像大多数中国传统院落一样,整个院子呈“甲”字形排列。走入博物馆的戟门,首先是一道漫长的石砌甬道。道路两旁,6座亭隐秘于树丛之中,而在树丛后面便是承担着东西厢房角色的临时展厅了。这里时常会展览一些本地书画家的字画作品或是其他临时展览。

(图中即为石台孝经碑)

走到道路尽头便是主展览馆了。在高大的碑亭中,高大的石台孝经碑迎接着来访客人。这座高62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的国宝级文物铭刻了盛唐时国家帝王的墨宝与民族的信仰。两代皇帝用四种字体完成了这座铭刻儒者的教诲与注释的大庞然大物。

 

进入第一展室,就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标准化教科书——《开成石经》石碑群。这些碑记录了12部儒家经典——《诗》(《诗经》)、《易》(《周易》)、《书》(《尚书》)、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供当时的国子监生拓印作为教科书使用。这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了吧。

二展室陈列着唐代的书法名碑。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便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该碑作为东西方丝路交流的见证者,记录了唐代时,来自大秦(即古代罗马)的传教士传入的“景教”,即后来的基督教在中国流传的盛况。基督的信徒为了逃脱罗马皇帝的宗教迫害,途径波斯来到遥远的大唐。与罗马君主的态度相反,大唐天子李世民隆重迎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并协助他们建立宗教设施。但可惜的是,唐武宗时代的灭佛运动将基督教彻底从中国的土地上抹去。而这座碑,被虔诚的人民深埋于地下才得以逃过劫难。

第3展室陈列着汉至宋代的美文墨宝,第4、5、6、7展室则是明清大家的诗文书迹。不仅体现着汉字与汉文学的美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思想和信仰的记录者。

对了,如果看到碑底下有一种石刻的动物背驮着石碑,千万不要当做乌龟哦~那可是赑屃(bìxì),是龙的儿子之一,很神圣的嘞!

 

幸运的话,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的现场拓印

 

馆藏国宝级文物:昭陵六骏

 

参观须知:

1,门票: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
旺季(3月1日——11月底)75元/人,半票37元/人

请携带学生证哦,可以半票优惠呐~

2,请勿用手触摸文物,对文物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

3,最好请景区导游,自己看没什么意思的=0.0=

伊戈尔的伊尔(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