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商文明起源于太行山麓,自商王祖乙迁邢起,已有3500年的建城史,是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邢台的历史进程是和中华文明发展史相同步的。邢台市西以太行山与山西省比邻,东以中国大运河和山东省相望。这儿既有层峦叠翠,峰险瀑涌,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更不乏平川沃野,丰盛粮仓。大自然造就的山前走廊,为人类栖息繁衍,构建了和谐的宜居空间。正是这份得天独厚的遗赠,为这方沃土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扎实的基础。 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历史积淀醇厚有着3500年文明史的邢台县孕育了众多仁人志士,如郭守敬、僧一行、宋璟、刘秉忠等科学家、政治家。 邢台又有"牛城"之称: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洪水逼城,有一神牛从天而降,喝退洪水,"牛城"由此得名。其实,它反映了邢台人民对牛的勤劳、敬业、开拓、奋斗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着邢台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太行明珠”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下,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钟灵毓秀的邢台县,自然景观秀美,人文资源独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全球宜居环境500佳”,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前南峪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荣获“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世界奇峡大峡谷、燕赵第一景九龙峡、太行香格里拉紫金山、北方九寨沟云梦山、中国爱情山天河山,雄奇险并举,被誉为八百里太行最美最绿的地方。邢台亦有“依山凭险、形胜之地”的美称。市区有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开元寺、明代的清风楼,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纪念馆等;邢台县有着著名的仙翁山(又称张果老山)、白云山、小西天、凌霄山等风景区,具有“雄、险、奇、幽”诱人景色。 玉泉寺、郭守敬故里、明长城遗址、张角起义寨、抗大旧址等人文景观闻名遐迩。 在抗大纪念馆内,陈列着自抗大1 936年创立到新中国成立14年的建校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纪念碑有愿国家主席胡耀邦的题词,而大型浮雕则是抗大学员在抗战期间学军事、学文化、开梯田、反扫荡的生动写照。首长旧居里陈列着滕代远、何长工生活战斗用过的部分实物和资料。不久将开放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山中坑道战备工事,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毛泽东时代“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思想的部分缩影。歌颂了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太行儿女,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治山治水,改天换地,使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在西部山顶上,即是树荫掩映之中的抗大校首长旧居等遗址。其脚下楼房林立的村民新居,显示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 “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太有冲击力,太令人震撼了!”“英谈村这样神奇的山寨在全国也绝无仅有,简直是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
这里壮怀激烈,英雄辈出。雄伟的太行山铸就了上下五千年的“太行精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奋斗进取成为太行山人的性格。东汉太平道和黄巾军、清末义和团都从这里发出改天换地的第一声呐喊。抗日战争时期,邢台是冀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八路军挺进太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延安迁于邢台县前南峪,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这里钟灵毓秀,文化灿烂。无论是远古时期、传说时期,还是历朝历代,邢台人都作出了耀眼的贡献。邢台史的最光辉时期是在先秦。东晋又再一次成为了后赵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以后,邢台一直作为地域中心城市延续到今天。在这漫长时光长河中,几乎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亮点,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孕育出魏征、宋璟、柴荣、刘秉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特别是郭守敬,所做出的科学贡献对世界科学进步产生了影响,称之为中国古代科技圣人毫不过分。邢台的佛教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对推动中国佛教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境内的开元寺、玉泉寺、中国佛教第一塔——普彤塔等,见证着当时文化交流融合的气度。汉魏冶铁、隋唐白瓷、明清商贸,都曾极一时之盛,特别是邢窑白瓷是闻名世界的“邢台创造”,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的梧桐子地址http://www.wutongzi.com/uc/55526013.html
我的能力秀地址http://www.wm23.cn/Nancylee
只要粉我速度回粉 赠送梧桐子速度回赠梧桐子 合作愉快么么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