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三塔

家乡区县: 广东省高州市

说起高州,最值得一游的就是高州三塔。何为高州三塔?高州三塔为何成为高州的地标,成为高州古色旅游的一大特点?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高州三塔,指的是文笔塔(又称文光塔)、艮塔和宝光塔。文笔塔位为高州市区文笔路文笔岭,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当时县举人招元傅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而且外形似笔杆,塔刹似笔锋,故称文笔塔。 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30.61 米,每层设四门,两两相对。底层正门上方有灰塑阳文横书塔名“文光塔”,塔名左方有灰塑阳文竖书日期“嘉庆二十一年建”。塔身全部用青砖叠砌,塔内为空心结构,可从底层进入塔腔内部,仰观各层至塔顶,但不能逐层攀登。它与西岸宝光塔呈东西对峙之势,从远处看,两塔刹顶端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实为奇观。文光塔经历一百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已显得疲癃松塌。在1986年的时候当时的政府拨出专款对文光塔进行全面维修,主要维修项目是加固塔基、修补塔身、安装避雷针,保证了文光塔的安全。文光塔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为高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就是出生在这座宝塔附近的地方,这座塔承载着笔者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没空照顾我,就把我交托给当时的邻居伯伯照看,那时候的伯伯早上都带我去爬文笔岭,上文笔塔散步,当伯伯在进行练太极拳的时候,我就在附近的健身设备玩,有时捉几个蟋蟀玩玩,仰望这座古塔,心里经常想里面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值得怀念。


艮塔位于高州市城北的东门岭上,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因此塔当时是为培壮高州郡城龙脉而倡建,故艮塔又称镇龙楼。该塔为八角六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21.08 米,底层边长 2.65 米艮塔首层西侧辟一假门,门呈拱形,门额镶嵌石匾一块,横书阳刻“龙腾天市”。在二层西侧也镶嵌石匾一块,横书阳刻“积基树本”。以此为中心,在其左右两个侧面,也各镶嵌石匾一块,左侧面石匾上,横书阴刻“科宦俱高”;右侧面石匾上,横书阴刻“群山领袖”。塔全部用青砖叠砌,实心结构,不能进塔腔。整体造型给人以稳重之感,它与高城东镇头岭的文光塔及鉴江西岸的宝光塔一起,形成三塔鼎立之势。艮塔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为高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光塔(又称粉塔)位于高州市区西南部的鉴江河畔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高州知府张邦伊倡建。共耗资13万两白金(银元),其中邑人(这里指的是有封地的人)李铠捐资8万。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65.8 米,底层边长 5.72 米。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塔基为须弥座,束腰部分各面均嵌有花岗岩浮雕图案 3 幅,每幅浮雕长 1.45 米,高 0.55 米。浮雕内容分别有吉祥富贵、双凤朝阳、鹏程万里、鱼跃龙门,还有独具特色的高州香蕉图等。两幅浮雕之间,镶嵌一块竹节形石浮雕相隔。竹节浮雕 0.55 米,宽 0.28 米。基座每角镶嵌一尊托塔力士浮雕,高 0.55 米,宽 0.38 米。塔身构图新颖,造型朴素美观,感觉像是托塔力士双手高擎塔身,给人以安全稳重之感。
塔内建有螺旋形砖级,为壁内折上式,沿着阶梯,可以逐层攀登,直到塔顶。每层设四面真门四面假门,两两相对。塔内通明透亮,空气疏通。过去在塔内,每层都有佛 像数尊,其中底层为护塔大佛像,造型高大威严;其余各层为小佛像,其形态各异。加之塔下同时兴建的发祥寺中有众多的大小佛像,形成浓郁的宗教气氛。因此,群众俗称宝光塔为“佛塔”。
由于塔建在鉴江边沿,塔基为浮沙所堆,每年都要经受数次洪水的侵蚀,还要遭受无数次的雷电袭击,因此严重威胁塔身安全。解放后曾先后两次维修,但因经过多次雷击,塔顶渗漏,塔身出现裂痕。1993年再次维修加固。现为铜质葫芦型塔顶。该塔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大家来参观高州三塔,高州三塔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人民政府网(中国高州)http://www.gaozhou.gov.cn/

远行海洋(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