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24.1 亿元,年均增 长 15.8%;地方财政收入 27.56 亿元,年均增长 22.7%,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365 亿元,年均 增长 22.6%。三次产业结构由 15.1:50.9:34 调整为 13.5:50.8:35.7。
工业经济
2011年新型工业强力推进。落实帮扶企 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7 条措施,实施青啤扩建等 82 项重点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形成机械配件、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特色化工四大规模以上产值过百亿元或 250 亿元产业,兴起以风能、 石墨精深加工为主的新能源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引进成立 8 家银行及担保机构,各项存款 余额达到 315.6 亿元、贷款余额 150.4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20.8%、24%。实施大润发超市等 18 项重点商 贸旅游项目,茶山风景区创建为国家 4A 级景区,
农业建设
2011年我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高端特色名 牌农业发展领先全国。创建国家现代 农业示范区,建成 32 万亩高产粮食示范区、32 万亩优质蔬菜基地, 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创造性举办农业“四节四会” (1) 新发展设施农业 5 万亩、 , “三 品一标”农产品(2)85 个,14 种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定或登记,居全国县级市之首。培育青 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8 家,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称号。
城镇建设
2011年,我们致力于新型城镇建设,城乡面貌大为改观。青新高速建成通车,海青铁路全面开工。 启动生态商务区建设和旧城中心区改造,形成“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发展框架,建成区面积由 41.2 平方公里扩展到 48 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 28.9 平方米提高到 32 平方米。规划实施“一中心四轴 线七节点”城镇化布局,城镇化率由 43.5%提高到 50%。改造国省干线 340 公里,修建农村公路 2108 公里,通油路村庄比例由 40%提高到 100%。实现全市 1785 个村庄“五化”工程全覆盖,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更加便利、环境更加整洁。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590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22 元,年均分别增长 12.9%、13.9%。新增城乡就业 15.9 万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月 230 元提 高到 310 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年 1800 元提高到 2604 元。新建改扩建镇中心敬老院 22 处,80%以上 农村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新建保障性住房 780 套,改造农村危房 7300 户,修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