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
曲沃县名始见于西周初期,《诗经·尔雅》中记载,“有沃泉(今景明瀑布)悬出,九曲而入浍、汾,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1] 西周穆王年间(约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历成、厉、靖、釐、献五世。
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称“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
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曲沃。
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献公迁都于绛。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
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景公迁都于新田(今侯马)。历景 、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东汉,改绛县为绛邑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县。
1958年11月,撤销曲沃县,划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建置。
1971年,由曲沃县析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