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新兴港城日照市相 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江苏省连云港市接壤,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全县辖18处乡镇(16镇2乡),759个行政村,109万亩耕地,其中丘陵、山地占71%,平原占29%。兖石铁路横贯东西,境内公路覆盖全县,运输便捷;距青岛港200公里,距岚山港30公里,日照港50公里,连云港90公里,临沂机场40公里,青岛机场200公里,海陆空运输方便。是著名的“板栗之乡”,受山东省临沂市管辖,地处低山丘陵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新兴港城日照市相邻,土壤肥沃湿润,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1。1%。气候总特征是: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少。适宜板栗生产,现有板栗栽培面积25万亩,年总产板栗达1500万公斤,名列山东第一,1993年被列为全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万亩五年生幼园平均亩产达到1276公斤,所产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青睐。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财政收入4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80元。板栗产业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板栗之乡”的荣誉称号。
莒南板栗生产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南北长44㎞、东西宽50㎞,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61700hm2,生产面积16667hm2,年产量1.6万吨,产值3.0亿元,是山东省第一、全国县级前十名的板栗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莒南县加强了本地品种选优和引进优良品种工作,先后从本地原生栗树中选出矮丰、糯香、丽抗三个优良品种,同时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玉丰、石丰等良种,使板栗良种率达到98%,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全县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30余处,其中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县级科技示范园8处,示范园区面积达1067hm2。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2002年“珠玉”牌板栗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认定为“优质产品”,2006年 “珠玉”牌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莒南板栗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畅销全国各地果品市场。
主要品种及特性:
矮丰的主要特征:树体矮小,树冠紧凑,长势健旺,节间极短,成花容易,短枝抽生果枝能力达67%,需肥沃土壤,自花不结实,品质上,是国内少见实生短枝型优株,1999年通过市科委鉴定。
糯香的主要特征:早实丰产性强,与其他品种相比,内膛枝和下层枝有一定结实力、且有很好的短截结果习性,1998年通过省科委鉴定。
丽抗的主要特征:坚果饱满整齐,平均单粒重11.2g,果面平滑光亮,商品性状优良,结果早,丰产、稳定,抗旱,耐瘠薄,叶片抗红蜘蛛为害,2002年通过省评审定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