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
辖区内自秦代起就建有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各州县普遍设孔庙,庙内设学宫,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有学舍,因庙为学。唐宋元明清各代,本区均设有州、府、县学。宋代县学生员得考选升入州学,宋、明、清各代,州、府、县学则不相属。主要的学校有饶州府学、广信府学。各县(州)学创建年代先后不一。[37]
辖区内古代书院的设置始于唐代,宋、元、明、清各代,州、府、县
上饶风光图册(一)(47张)
都建有书院。由宋至清,历代共建有书院161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诏令“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高等、中等与小学堂。”据此,光绪二十八年,信江书院改办为信江中学堂,芝阳书院改为饶州中学堂,各县较大的书院,亦先改为小学堂,于是,书院乃废。[38]
辖区内各县设立的社学明代计有210所。[39]
辖区内唐代即有私塾创办,迨至宋、元、明、清各代,都办有私塾,清代私塾尤为发达,成为一般士子读书受教的主要场所。建国初期,辖区内私塾仍占一定比重。从1952年起,私塾先后停办,部分改办为小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