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豆丹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

今天,看到好多秀友都在秀自己家乡的美食,我也来秀秀自己家乡的特产——灌云豆丹。

豆丹,学名叫豆虫,它形体优美,与蚕相似。成虫时长约五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齿成空洞,严重时值株尽成光杆,不能结束。

豆丹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有治疗胃寒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豆丹皮经食油炸后,喷脆松香,口味极佳。豆丹入菜,形式多样,清焖、制汤、烧炒、炸生皮做盘子,无不令人一饱口福。由于它只在夏天才生长,所以物以稀为贵,据说冬季的时候豆丹在当地已经动辄上千元一盆。

传说好久以前,在灌云地区,每逢大家大户收完豆子后,就会让一些穷人到地里拾那些遗漏的豆粒(方言叫:放门),于是人们就在收割黄豆的时候在大户人家的地头等着。那些干活的长工,都要故意等到黄豆干得爆裂了才会往车上装,目的是让黄豆更多的洒落在地里。

一等到“放门”的时候,人们都抢着去捡拾黄豆粒,孩子们都会在那个时间一窝蜂地涌进地里,抢拾黄豆。在捡拾黄豆的间隙里,饿了,就把黄豆放在豆叶上,点了火,烧着吃。等到黄豆爆裂的声音传来,就脱下衣服,扇灭火星,于是就会吃到香香的豆子了。

话说灌云有个地方叫龙王荡,那儿有一个叫簸箕奶奶的叫花子(可能是叫花子吧!记不清了,这还是以前老人讲的)她有一次等到放门后,就对小孩说,我来给你们弄点好吃东西!于是就将肩上的簸箕拿下来,往地上一插,端起了许多土,再一簸!于是簸箕里就留下了许多豆虫!

接着放到火里烧,一会儿就有香味飘了出来。小孩们吃过后都说好吃。再找那个簸箕奶奶,哪有人呢?于是人们明白了,这是神仙在给人们带来一种美味。于是纷纷就在地里找起来,原来地里这样的虫子很多很多,就开始兴起吃豆虫了。

因为是神仙带来的嘛,人们说是仙丹,于是就将那豆虫叫做“豆丹”。

做法:1,把活豆丹放在冷水里泡死,直到全部漂在水上笔直的。。 2,把泡好的豆丹从头的方向往屁股的方向擀(擀面杖) 3. 葱姜蒜爆香锅把豆丹炒熟,还有鲜红椒,熟了装起 4,喜欢的配菜如丝瓜,大白菜,青菜,倭瓜(就是这个WO的音)下锅炒后加点水 5,锅开后倒入炒好的豆丹,加盐,鸡精,少量白糖,切记多放黑胡椒粉!! 6。准备两碗白米饭,一瓶好酒,尽情享受吧

似水流年谁忆之(2014-10-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