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流传很久了,有多久呢?人们都不知道了,我是从我爷爷那里听来的,听爷爷说,这个故事是他爷爷的爷爷讲给他爷爷的,而他爷爷又讲给了他,也就是我的爷爷,而我的爷爷又讲给了我。
不知是什么朝代,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总之是很久了。在清水河快要汇入葫芦河的地方,有个被清水河冲刷出来的峡口,其旁有个石山,形如一把石锁,所以人们都叫它锁子峡。锁子峡旁住着户人家。这天,家中的男主人从地里回来,又热又累,于是顺便在清水河边洗了手脸。嘿,这可巧了,恰好前几天下了大雨,发了山洪,把上游的石子带到了锁子峡,也把这儿河床上的一层石子给冲到了更下游,露出了以前的大石头。这男主人在洗完脸抬头的瞬间,猛然瞥见河里有块石头,煞是好看,想着家里正好缺了块垫脚石,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给搬了出来。搬出来再仔细瞧瞧,果然是块好石头,形状像把大钥匙,上面布满了花纹,颜色也煞是好看,是块做垫脚石的好材料!于是这主人花了好大的工夫,将这石头搬回家中,铺在门口,做了垫脚石。
过了很多年,这垫脚石磨得很光滑了,上面的花纹更是好看。一日,这家男主人在村口大树下乘凉,忽来一道士,说天气太热,口渴,想讨碗水喝。山里人热情,二话没说,领着道士就往家里走。没过几分钟,便到了家门口。主人边开门边招呼道士进来,叫了几声,不见回应,便回过头来看,却见道士怔怔地立在身后,一动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脚下的东西看。主人不用想也知道,这道士一定是在看那块钥匙状的垫脚石,凡是第一次到他家来的人,进门前都要看看那垫脚石,大家都说,这么漂亮的石头还是生平第一次见呢!但他也没见过对这块石头如此痴迷的。道士足足看了有半分钟,神情越来越激动,手脚有些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了高兴的呜呜声,他语无伦次的对这家主人说:“那这个……这个……这个石头……石头……是……可以……石头……给我……送给我……”这主人听了听,敢情是道士想要他这块垫脚石啊!山里人很大方,你想要什么,只要能给你的,就给你。主人想也没想,说:“你要,给你搬去就是了,反正我家在河边,垫脚石多的是,也不缺这一两个的。”道士一听,连声道谢,就用手扒拉着往外挖,直扒得手生疼,终于把石头扒了出来,便抱着石头疾奔而去。主人连问他喝不喝水,他也不答,一路狂奔而去。主人笑了,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爱石头的。其实他哪里知道,那道士根本就不是喜欢那石头上的花纹,而是在那钥匙形的石头上,隐藏了关于财富的天大秘密!
原来,在秦安,很早就流传着“锁子峡,有巨宝,石钥匙,打开它”的故事,而那块垫脚石,就是开启锁子峡内部巨大宝藏的钥匙!但这钥匙天下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样子,那农夫送给了道士,也算是他无福消受这些宝藏了!
那道士得了宝藏的钥匙,自然很是高兴,但抱着个大石头跑这么半天了,也真累了,于是找了个隐蔽处躲起来,细细盘算着 怎么去打开宝藏。他仔细想想,这光天白日的,众目睽睽之下去打开宝藏,岂不是要被大家抢光了吗?不行不行,要等到没人的时候再去,对,等到人们都睡觉了,再去开启宝藏!不久,村子里乱哄哄的声音渐渐平静了。道士想着时机到了,便抱着石钥匙,走到锁子峡跟前。一般人就是得了钥匙,也打不开宝藏,找不到钥匙孔啊!可这人是个道士,虽说道行不怎么深,也算是有些道行,他找啊找啊,找了足有个把钟头,总算把钥匙孔找着了。他连忙把石钥匙插了进去,使劲一拧,只听得哐当一声,锁子峡从中裂开了一条缝!
道士惊呆了,从外面望进去,里面金碧辉煌,人们在里面忙忙碌碌地干活。有的在种地,有的在磨面,有的在挑水,有的在剥豆子。男女老少,穿着均与山外人无异。道士拔了钥匙,揣在怀里,走了进去,那缝刚好容得一个人通过。里面的人很是好客,这个人给他送点这,那个人给他送点那。磨面的给他几碗面,有人还给他黄豆,有人给他大米,还有绿豆、花生、核桃什么的,虽说都不是稀罕物,但道士也不好驳了人家情面,也就收了。但找了半天,转了几圈,也没找到什么金银珠宝。里面的人告诉他,要是赶雄鸡啼叫之前不能出去,那这辈子也就别想出去了。道士一听心里一紧,他进来时午夜已过,现在又在里面这么些时候,想来是离雄鸡啼叫不远了。越想越慌,于是赶紧背起东西,出了山缝。刚出得山缝,只见东方已发白,雄鸡一声啼,听得又是咣当一声,山已闭拢。道士猛然间想起钥匙忘了拿出来,转身一看,山已完好,他使劲掰,可哪里掰得开,只得摇头叹气。他突然想起了山里人给他的东西,于是打开袋子来看,只见袋子里哪是什么面呀黄豆的,而是金灿灿的金豆子和白花花的银子!
从此之后,人们再也没见过那个道士,而锁子峡也自此再未打开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