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定州市

千古风流人物
  定州平原沃野,钟灵毓秀。在这里,不仅孕育了中山古国的早期文明,而且哺育了灿若星辰的著名人物。“物华天宝处,人杰地灵州”正是古定州的真实写照。唐代以来,定州共出状元9人;明清时期中进士45人;举人275人。他们有的以文治武功名垂史册,有的以聪颖睿智造福桑梓,有的以高超技艺显耀于世,有的以忠烈德行垂范后人。
  唐代的刘禹锡,是杰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唐贞元年间中进士,被授监察御史,他关心国家命运,坚持变革,曾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后因事败受到牵连。与柳宗元志趣相投,交谊甚深,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有“刘白”之称,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今存诗约八百首,其文以《陋室铭》著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于元佑八年(1093年)9月出知定州,在定州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一是严明法纪,惩恶布新。定州路副总管王光祖自称老将,居功自傲,贪赃枉法,军民早已深恶痛绝。苏轼为整饬军纪,对其严厉处置。同时对一些执法犯法者“付狱按治”,对罪大恶极者捽首斩之,正法之举大得民心。二是扶危济贫,开拓生产。为摆脱灾年困境,他一方面禁止苛捐杂税,免税五谷。同时奏请朝廷,实行“粮米减价”和“开仓贷米”,让农民“候丰年以新还官”。另一方面,开发利用黑龙泉水源,传播种植技术,扩种水稻,增加了农业收成。三是加强边备,增修弓箭社。百姓带弓而锄,佩剑而樵,有效抵御外敌侵扰。苏轼在定州任期虽短,却遗迹甚多,创酿了中山松醪酒,为民编写了定州稻秧歌,至今留有雪浪石、东坡槐,存有赞颂定州美酒的《中山松醪赋》、蔑视权贵的《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同情边民疾苦的《刘丑斯诗》、描绘定州风物人情的《开元三首》等名诗佳作。也流传着《苏东坡三点稻秧歌》、《苏东坡风雨小山庙》、《苏轼拔靴》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定州流传的《乡贤祠里祭王瑚》、《高举烛》、《巧治拍马鬼》和《公审葡萄架》的故事里,说的就是清朝翰林院吉士王瑚。王瑚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吉士。居官多年,以“万分廉洁,只是子善,半点贪污,便是大恶”为座右铭,以清正廉明著称于世。在四川庆符县任知县时,平定匪患,罢黜赃官,选用贤能。百姓和士绅赠予他两句诗“使君廉介胜刘庞,不向人民选一钱”,并在城外路旁立“王铁珊长生禄位碑”以示纪念。1912年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到东三省考察官吏政绩时,称他为“循吏第一”。冯玉祥称他是“中国第一流清官”,并在泰山建五贤祠,列为五贤之一。后以王瑚966部藏书在定县建立“铁珊图书馆”。
  在定州,妇孺皆知的《鹿钟麟逼宫》的故事,讲述的是定州市北鹿庄村的鹿钟麟把中国封建帝制的末代皇帝逼出宫的事。1924年,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曹锟,打败了吴佩孚。在冯玉祥的旨意下,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时任京畿警备司令的鹿钟麟亲自出马任总指挥,逼迫溥仪迁出故宫。事后冯玉祥称赞鹿钟麟演了一场文武具佳的好戏。
  谷中秀是定州东马家寨人,清末一位翰林,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唤起民众,主张共和作出了贡献,也有不少故事流传在民间,最出名的就是《飞笔点大头》。讲的是袁世凯卖国求荣,实行个人独裁,想做皇帝。谷中秀毫不客气地说:“袁大人,人贵识时务,更该识民心所向。推进共和,时代趋向,锐不可挡!……”袁世凯勃然大怒,但谷中秀毫不示弱,把手中的笔蘸足墨汁,奋力向袁大头掷去,正打在袁的眼上,袁大头一时两眼乌黑,什么也看不清了,捂着双眼嚷:“抓住谷中秀!”但谷中秀早在别人的掩护下溜走了。袁大头真的成了大头。
  还有西晋著名诗人刘琨、唐朝著名诗人崔护、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郎士元、清朝为官勤政的郝浴等无数先贤,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有“清苦自励、不媚权贵”的做人原则;有“诸所弹奏,不避权要”的浩然正气;有“克自砥砺,留心正学”的求索进取思想;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崇高意境;有“意诚心正,身修齐家”、“并肩做长城”的民族凝聚精神等等,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民的灵魂,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激励着人们的斗志。
  40年代被美国100多所大学推选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齐名的晏阳初,于民国15—25年,在定县搞平民教育实验,并把定县实验成果推广到东南亚及非洲、拉丁美洲各地,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现代艺术家张寒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所创造的《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著名歌曲,曾激励无数爱国志士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定州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奔赴前线,有8000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江潮、李克忠、苏锦章、萧平等共和国开国将领,郝庆山、甄凤山、杨银山等威振敌胆叱咤风云的抗敌英雄。定州人民为夺取反侵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缕晨曦(2014-10-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