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见证辉煌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定州市

 定州为古中山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她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为基础,以丰富的语言文字和各种物质成果为体现,以定州人民世代传承为延续,以对国家和民族乃至世界的贡献为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定州人民栉风沐雨、胼手胝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谱写了华夏文明的史章。
  历史见证辉煌
  定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早在五千年以前,先民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聚落。定州市区北部的唐河两岸有许多密集的原始聚落遗址。古史传载,公元前2361年,尧受封为唐候,“定州为帝尧始封之国”,今定州城北唐河南岸的唐城即为唐侯的故城,唐河两岸就是昔日唐侯的封疆(今唐城遗址存有土夯城墙,并采集有陶器等)。商代,此地为商王朝的北方方国。从定州大型商代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漆器,特别是首次发现铸有“又”“戈父已”等徽号铭文的青铜器,可以证明。
  春秋时期,此地属于鲜虞。史称“鲜虞中山”,系有白狄族公元前660年进入太行山以东并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在商文化繁荣的地区建立的国家,初“都于中山新市县”。楚昭公年间(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89年),中山被楚灭,不久又复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即位,亦定都于顾。周威烈王二十年,中山被魏吞并,复国后徙都灵寿。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封皇子刘胜为中山靖王。定州时称卢奴,为中山治所,辖14县。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这是定州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从已发掘的几座中山王陵就足以证明,出土有金缕玉衣、大玉璧、玉座屏等国宝级文物,还有大量的其它金银器、玉器、陶器等一级文物,其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至今令人叹绝。
  后燕建兴元年(386年),慕容垂在中山称帝,建后燕国都。此次是定州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魏王拓跋珪攻克中山,置安州,在汉旧基上大修城池殿宇。北魏天兴三年(400年),取“平定天下”之意得名定州。至此,以定州命名的建置始出现在历史上。北魏时期,定州为北方地区佛教中心,佛事活动盛行,由此也促进了同西方的文化交流。由于定州石刻造像工艺超绝,高僧昙曜携工师“自中山被命赴京”,到武州塞(今大同云岗)开山五处,雕佛像五函,至今保存,成为我国佛教史上的代表作。
  唐代,是定州历史上的第三个辉煌时期。在这个时期,曾设定州总管府或大总管府,管辖范围曾达32个州,为我国北方的丝织业中心,号称“桑麻遍野,户户机杼”,史有“定州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的记载,其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都达到了极高水平,产品也远销域外。农业发展较快,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水车灌溉农田,实行深耕细作,粮储居全国之首。文化灿烂。宝应年间成书的《教坊记》,是记述开元年间教坊制度和表演艺术的重要资料。大中二年(848年)创建文庙,使延续了千余年的儒学教育制度日益完善,有“中山庙学甲天 宋代,定州地处宋辽边陲,司马光、韩琦、薛向、苏轼、吕公著等名臣相继来此任职。他们文韬武略、富民安邦,或以丰功伟绩,泽及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在手工业方面,丝织业开始趋向专业化发展,定州缂丝堪称珍品。定州酿酒业早在汉代就有“醇酎中山,沉湎千日”的盛名。到宋代,苏轼知定州时亲自组织匠人酿造了“中山松醪”,并作《中山松醪赋》立碑传世。明清各朝名师世代传承,精心酿制,享誉国内外。民国4年(1915年),中山松醪同茅台酒一道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酒赛并荣获金奖。至今,被国家行业部门认证为我国历史名酒优质品牌,是定州经济的拳头产品。建筑业也达到了古代巅峰,现今保存的近千年的开元寺塔,为当今国家之最,号称“中华第一塔”。明清时期,定州作为京畿重镇,也是王朝统治阶级重点经营之地。

 

一缕晨曦(2014-10-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