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历史

家乡区县: 天水市秦安县

县辖5镇12乡,428个村委会,6个社区,138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1万户,总人口60.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7.09万人。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0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1万亩,人均1.73亩。先后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经济林建设十强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和“乡镇企业十强县”,被国家科技部、林业局、文化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文物工作先进县”、“劳务输转工作先进县”称号。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6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2元、1660元。
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秦安古称成纪,据史书记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就出生在这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68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秦安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三国时期的街亭战场就在县内陇城一带。这里名人辈出,飞将军李广,前秦王苻坚,诗仙李白,明朝山东巡抚、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祖籍或出生地都在秦安,这些文物古迹和人文资源为我县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门,天馋公路、靖天公路纵贯南北,泾甘公路横穿东西,莲叶公路、蔡莲公路建成通车,已成为沟通陇东、陇南、兰州及西安的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功能初步完善,对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
群众商品意识浓厚,商贸流通繁荣。民间商贸活动历来十分活跃,小商品市场已成为陇东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并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秦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埠重镇。人力资源充裕,人口素质较高,不仅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且有利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气候条件优越,果椒质优量多。秦安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于瓜果生长,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椒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底全县果椒园面积达83.8万亩,果椒总收入11.25亿元。秦安蜜桃“北京七号”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果椒生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秦安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  

听雨(2014-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