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地名是取“胜宝应真”之义,该词取自佛教中常用术语真如,佛教中真代表绝对真理,如是仿佛,无限接近的意思,宝应一词蕴涵有唐政府匡复旧物,重获正统名义的迫切愿望。早在隋代,今宝应西部的安宜县发生地塌,县民纷纷迁徙至东邻的山阳县境内,并效仿南北朝侨迁郡县故事,在山阳南部重建安宜县。至唐朝安史之乱,唐政府国力衰败,特别是淮南诸道及地方节度使处于半自治状态,唐政府亟需“正名”。恰此时,有淮南道楚州进呈河南巩县尼姑法号真如者在今宝应县县南街得宝河旧址北部发现的“定国之宝”。唐政权遂改元,并以安宜为望县亦更名宝应。至于明朝嘉靖年间,先朝旧址被发掘出来,时任知县的岳东升为昭示太平,重修碑记。此后,老八宝亭屡经修葺,直至如今。
宝应县位于东经119°07′43″— 119°42′51″、北纬33°02′46″— 33°24′55″,地处长三角和里下河地区,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
宝应属黄淮冲积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江苏浅洼平原区。
宝应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 966毫米。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4℃,适宜动植物繁衍生长。
我是林加嘉,我为家乡宝应代言!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wxculjj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veljj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251467918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6928119.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