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山的包容,成就了五百年的武岱峰。它位于崇头镇,距镇政府0.5公里,海拔85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旅游地。
《云和县志》载:唐代僧人在此兴建武峰寺(该寺毁于战火),后于清代咸丰元年(1850年)重建,武峰寺时乃县域最大之禅院。武岱峰峡谷穿越,溪涧纵横,怪石林立,有稻草砻山、和尚背尼姑、将军桥、武峰寺、鬼洞岩、天鹅孵蛋、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景点,并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在战火纷飞之时,外族入侵逼进,百姓遭灾,住在武峰寺的和尚以及离武峰寺北面不远的尼姑庵的尼姑们奋起抗战,保卫家园。为占有利地型,他们要爬到寺院对面的山上,由于地势险峻,尼姑脚小不易行,和尚们就主动背起尼姑上山,团结一致,打退了入侵者。凯旋之后,寺院前的成群动物载歌载舞,以资庆祝。此事感动了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为纪念他们的功德,点化了他们,从此武岱峰就有了和尚背尼姑、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惟妙惟肖、无比形象的象形山石。
武岱峰林木繁茂,有马尾松、桂花、三尖杉、茶树、竹子等树种,整个景区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山间溪涧纵横,由于植被完好,水土流失少,无污染,所以溪涧流水水质洁净。每逢雨后初晴,整个景区在云雾的笼罩之中,从东北方而来的浓雾沿着峡谷飘入崇头盆地,立于山巅,如腾云驾雾,人在天上云在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