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明朝“银官局”碑

家乡区县: 浙江省云和县

“银官局”是明代朝廷管理银矿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项目部”,云和黄源就有一个“银官局”。一九八八年六月,黄源变电所施工,挖出一块石头,正面刻“普庵菩萨在此百无禁忌,钦差内官阮料在於黄家畲坑管采办煎销课,银官局,天顺贰年六月为。”上方则刻着“南无阿弥陀佛”。一九八八年至天顺贰年(1458),期间正好五百三十年。现此碑已列为国家保护文物。这里有一段故事好长。

明正统七年(1442),叶宗留、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等聚众千余人,进入浙南山区云和、龙泉等地开采银矿,但在朝廷的逼迫下,仍然不能维持生计,遂于正统十年起义。起义军攻占官府,大败朝廷镇压的官军,此后,叛乱不断,此事震惊朝野。至明天顺元年(1457),英宗皇帝朱祁镇复辟成功,二次统治天下,但因“夺门之变”而导致政局持续动荡,内有曹石乱政,外有强敌入寇,加之天灾频频,百姓流离失所,国势日渐衰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朝廷急需大量的白银,于是只能钦差自己亲信到浙南开矿铸银。明朝以宦官当政为盛,由于“夺门”事件有功,时内官阮料更为得宠,银官局钦差非他莫属。太监生性胆小且多疑,浙南之行千山万水,又时局动荡,随行的除侍卫外,另有多位御用高僧随行颂经,以保平安,他们是:左觉义乃耶室哩、锁南领占、僧智光、僧道坚等。

到达黄源设银官局后,见尚有反贼,更为不安,于是决定大举“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祈福平安,刻制“银官局”佛家石碑,召来本土两的乡妙严寺、大庆寺、普光寺、普仁寺、永福寺、清修寺、景德寺、大兴寺、三岩寺、四应庵、西山庵、瑞云庵等僧尼共四十八人。内坛上置佛家石碑,法会待续(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即将送圣之时,佛家石碑通体湿润,泛出丝丝紫气,诸僧尼立刻齐颂:“南无阿弥陀佛摩诃萨,南无普庵菩萨摩诃萨……”紫气乃止。尔后,每天动工之时,内官阮料均口念阿弥陀佛,对佛家石碑三称三拜。

当时银矿规模宏大。在黄源南上湾山,有东北朝向、西南朝向古矿洞16处,能编号的有1~9号洞,最高洞口高2.5米,宽1.6米。或洞中有洞,或左右有分洞。在田坑村南白马山上,有摩崖阴刻楷书,字径28厘米见方,三行竖写,中间为“张祖师位”,左右两行为“栖耕童子”、“采矿郎君”。白马银矿为明代杨广三所开采,有8处洞址,洞中有洞,洞内有井,洞宽窄不等,左右可转。

现在黄源村民家中,尚存完整的明代石磨、石臼,是当时用于粉碎银矿的。经五百余年的室外风雨浊蚀,倒扣的石臼底已穿透,据说由于产银无数,使其有生财之愿力,只要你往石臼投入一枚硬币,回家后,可赚得大钱。

“银官局”石碑出土后,时有村民为动土兴工安全之故,前往斋供祭拜,据说只要口念“南无普庵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即能保佑平安,灵验无比。名扬开去,丽水龙泉、松阳、景宁等地的工程“包工头”,在开工之前,均要带上精品斋供,来此三称三拜,感应五百余的佛家愿力,保佑工程平安施工。

男神wm(2014-10-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