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红色旅游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红安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1 优势

       一 红安是著名的“将军县”,先后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红安这块英雄的土地,倍受党中央领导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李先念、乔石、李鹏、李瑞环、刘华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等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红安视察、慰问。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省市县三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红安打造红色旅游名牌奠定了强大的政治优势。

      二 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红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资源强县,绿色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自然景观有风景秀丽的天台山、九焰山、香山湖等,人文景观有明代思想家李挚、理学家耿定向、当代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著名翻译家叶君健及史坛巨子冯天瑜等名人故里。

2 劣势

      一 旅游线路、产品单一 ,吸引力不强 红安县红色旅游以观光型旅游为主,兼有少量的体验性旅游,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聆听革命烈士光辉的事迹、参观革命遗址是旅游的主要内容。这与江西井冈山、河北西柏坡等地的红色旅游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游客的吸引性不强,从而限制了入境游客数量的增长,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二 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景区道路建设滞后,从外界进入景区的道路有待拓宽,客运、餐饮、住宿等建设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红色旅游资源的规模优势尚不突出,部分景区还处于开发和建设中,景区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水平较低,规范化程度不高。

      三 城市形象有待改善,品位有待提高 对游客而言,安全、有序、文明、卫生的旅游环境,浓郁的地域特色,鲜明的建设风格,是旅客安心出游和尽兴的重要因素,红安县城区规划不统一、城市有些地段脏乱差,社会治安有待加强。2007年12月26日红安县下辖区域的特大恶性凶杀案及长期无法破案的现状无疑对红安的城市形象和红色旅游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四 宣传不到位、知名度太低 红安尽管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经费紧缺,对外宣传推介不够,促销力度不大,手段落后,方式不新,因而受众面不广,历史上红安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战役、历史教科书中也没有很好的提到红安、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直接影响到了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

      五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有待提高。 目前的红色旅游活动多与政治学习相关,因而客源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区域结构有一定的局限,在文化程度上多大专以上的知识分子,少普通群众;在年龄上,多青壮年,少中老年及少年;在职业上,多事业单位的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少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在区域上,多省内,少省外,多城市,少农村。所有这些,加之红色景区的红色文化氛围没有得到应有的渲染,影响了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其教育功能因此受到限制。

目前,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都是高投入,低收益。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变成了“红色接待”,一类是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想方设法免去门票;一类是一些“特殊人物”,不仅免票,还要景区或地方政府安排吃住行。例如;红安县某一部门,在2006年7月中旬的一周内竟接待了5批“游客”,哀叹不堪重负。这样下去,非但不会给处于老少边区的红色旅游区增加经济收益,反而会增加财政负担。

3 机遇

一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获批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群将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在政策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共同促进城市圈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安作为黄冈市下辖县和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双休日”、“公共假日”、“带薪假日”的推行,为国内长途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旅游将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0年国民出游率将达到70%,2020年达到85%。2010年,旅游产出预计可占国民生产总值8%,2020年占到10%,产值约4000亿美元。红安毗邻武汉,交通便利,是京九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的连接线,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应该是大量都市游客、机关团体进行红色旅游和传统教育的首选之地,这必将为红安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 政府大力支持,领导十分重视,政策措施到位。新时代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发展红色旅游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红色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国家准备用50亿资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交通部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向“老少边穷”地区村村通公路工程项目倾斜,这将有效解决革命老区普遍存在的道路基础设施差的问题,改善可进入性条件。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的工作,现已完成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着手编制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这些都将为红安县发展红色旅游带来良好的机遇。
     四 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湖北中心集散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周边省市人口众多,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红安独特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吸引物及文化内涵等均对周边省市目标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湖北省拥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出城交通便捷、城市周边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上升,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且,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
     五 本地居民参与发展红色旅游。老区人民渴望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脱贫致富,所以参与发展红色旅游的愿望强烈,对发展红色旅游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旅游开发地区障碍少。红色旅游可以通过产业化的推动,将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动老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的工作,成立了地方工作专班,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红色旅游工作顺利开展,出台一系列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本地红色旅游事业发展。

4 挑战

      一 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点)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自全国刮起“红色旅游”之风后,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五处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胜地。这五个目的地由
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或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遵义、百色、太行山、狼牙山等地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得我国红色旅游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必然导致红色旅游各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湖北省内与红安类似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市县也有很多,如武汉市、洪湖等地都有很多有名的红色旅游项目。红安发展红色旅游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着名的红色景区展开竞争,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这些老牌景区的竞争。虽然《纲要》中提出要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仅有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涉及红安,但仍将会面临其他临近省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激烈挑 战。
       二 红色旅游者旅游“偏好”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从当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可以看出,红色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群体,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于各党政机关职工、各单位员工和各学校师生员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组织的旅游团队。所以,红色旅游的客源有其独特性。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渐消退的时候,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继续保持这一“偏好”将会成为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即在制度及消费方式转变后,能否使旅游者认识到本地红色旅游的价值,并且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 能否取得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国家关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湖北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等等,都会给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有重点地投入资金开发项目,能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红色旅游区提供发展动力和建设保障,这对红安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思即我在(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