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知道的晒甲山

      每次回家都要坐车看到那些熟悉的风景,每次回家都要激动的看到黄果树就知道到家了,一阵阵熟悉的空气都会从车窗挤进我的鼻孔,闻到熟悉的味道不自然的就让我想起那动人的山,清澈的水,家乡人甜甜的笑,还有家乡伴随我们骄傲的历史。

                                 

       一路的风景让我想起了“晒甲山”,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十五公里晒甲山半山。清道光《永宁州志》载:“晒甲山即红岩后一山也,崔巍百丈……俗传武侯南征晒甲于此”。又称“红岩山”。与关索岭对峙,紧靠滇黔公路。从公路到红岩前,约半公里。从黄果树瀑布向西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今闻名的晒甲山,这名字是后来才改的,为哪样要改呢?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三国那时候,蜀汉丞相诸葛亮奉命南征,他亲自率领并指挥三路大军向南首领孟获、雍闿、朱褒发起进攻。

大将军马忠率领一路人马,负责收复牂牁群。关羽的儿子关索是马忠手下的一员大将。他虽然是治军严明,英勇善战,打仗有方,但是路径不熟,地势不清,边走边问。几经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孟获屯下,即下令向孟获军营发起进攻。哪知强兵难打弱寨,强龙抵不过地头蛇,孟获早已作好准备,设下计谋,部好伏兵,进行还击,刚一声令下,打邦河下游的士兵即关上堤坝,水涌上来漫了孟获屯下的关脚,堵断了关索部队的退路;接着指挥两边山上的士兵,将早已放在山顶的石头一齐掀滚下山,顷刻,如山崩地裂,遍山石头迎头盖顶砸向蜀军,打得蜀军落花流水。有的被石头砸死,有的被水淹死,有的滚下河里作拼命挣扎,就是关索也掉在河里才挣扎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关索只好带领从河里爬出来的残兵,绕道撤退到红岩山上扎营休整。很凑巧,第二天就是红火辣太阳了,将士们趁机脱下打湿了的铠甲,在红岩山上晒个满山满岭,那太阳光下的铠甲,反射出闪闪锃亮的光辉,照去十多里远。

      关索大将军的铠甲,污泥沾得到处都是,士兵们看见太脏,即抬到黄果树瀑布边去洗净才拿来晒。说来也怪,刚放下水,铠甲就重梆梆的提不动了,而且越长越长,差点把河盖去一半,几十名士兵怎样使劲都提不上来。这时,有个聪明的士兵说,去牵关索将军的战马来帮忙拉,看怎么样,大伙赞成这个法,便跑去牵马来,这法果然成功了,因关索的战马使劲过猛,蹄把黄果树瀑布下的一个大石块蹬起一个大印,就是现今人们可以看见的马蹄滩。

      将军的铠甲拉上来后,那样长,那样大,没有地方可以晒。关索看见山的西南面有一块几百丈高大的岩壁适合晒这件铠甲,就叫士兵们拿去晒在上面。士兵们抬的抬,拉的拉,几经辛苦才把铠甲晒在岩壁上。

      将士们休整完毕,将要走向新的征途,侍从前去取铠甲。奇怪,那副铠甲已经和山崖合为一体,而且越来越长,怎么取都取不下来了!将士们感到一陈惊奇,关索将军觉得奇怪,心想:这必定是老天有意留下的,便对将士们说:“别取啦,让它永远晒在那里吧,作为我们蜀国部队在此征战过的纪念”。打那时起,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晒甲山了。

      黄果树瀑布到关岭很近的,大约18分钟左右就到了,所以历史就说到这里了,希望想要了解我的家乡的朋友们多多关注我的梧桐子。

      

ldl(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