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羹传说
据说有一年狮城干旱成灾,四处闹饥荒,百姓无米下锅。一位秀才想出一个办法,将每家每户米缸底剩下的米统一收集起来,混着水,用石磨磨成米浆,有的百姓家中还有点干菜,舍不得扔掉,于是加上干菜,加水一锅煮熟,做了个“大杂烩”。等煮熟了,打开锅子,顿时阵阵香味扑鼻。秀才用勺子舀了一瓢,偿了一口,不禁啧啧称赞:“好味道!”大家于是都争着你一勺,我一瓢地吃起这个“大杂烩”。
直到现在,汾口这一带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风俗,无论谁家做了米羹都会挨家挨户邀请过去,让他们自带碗筷来品尝一番。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家家户户做上米羹,并以米羹待客。
2汾口米羹
千岛湖水库周围,尤其是八大源里的人,制做的米羹味道各式各样,极具特点。威坪方向的米羹口感,基本保持着辣味浓、羹咸,这跟他们耿直的性格有关;临岐源里制作的米羹,平淡无味而料少,这跟他们谨慎处事,有点逍遥生活有关;而遂安片烧制的米羹,口感众多,褒贬不一。
淳安的米羹以汾口一带的米羹最具特色。汾口米羹传承了狮城米羹的制作方法,保留狮城米羹的色香味,与威坪的米粉羹相比,口感更细腻,色泽更红润,味道更鲜辣。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汾口街上,总能看到一位大妈挑着整桶的米羹上街出售。旁边放着几条小板凳,一个箩筐,箩筐内放着碗筷。那些赶集的人,纷纷走上前来,围着大妈,端起碗来,吃上一碗米羹。米羹不但味美,而且还价廉。就现在来说,一碗米羹的价格才1.5元。
现在,米羹已经成了千岛湖各大饭店的主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再喝上一碗香辣的汾口米羹,顿时食欲大增,浑身颇感畅快。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汾口的米羹更为地道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