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继承了周代的传统思想,杂以阴阳五行说,兼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墨家的精华,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为一,形成了较系统的封建神学体系。
当时的很多儒生都只学一经,而且不能触类旁通,董仲舒却不然,他学通五经,义兼百家,而且擅长议论,文章做得尤其好。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说:“董仲舒者,文之乌获也。”赞誉他是“文章圣手”、“著作的大力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