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珊的风雨舞蹈路

家乡区县: 福建省平潭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后来,被人延伸出了一个新的版本——“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由此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一个老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在横向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纵向要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人格、道德,才能作为典范。

今天,又一个教师节如约而至。《平潭面孔》特此推出教师专题,迎来了一位本土舞蹈老师——魏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风雨舞蹈路。

【舞蹈之路】

于魏珊而言,在她很小的时候,舞蹈就以一种很神奇的力量不断吸引着她。所以,她从小就喜欢舞蹈,喜欢跳舞。

九年前,她大学毕业了。机缘巧合之下,她开办了自己的舞蹈培训中心——晓舞阁。如今,九年过去了,“晓舞阁”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六七人,发展成现在的六七百人。“晓舞阁”也越开越大,从最早的建工路开到了西航路,又开到了翠园南路,现在,还开到了深溪底一带(海坛金座附近)。

当我问及她的舞蹈之路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时,她笑着说:“真要说起来的话,的确是有很多的心酸,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想,在她的内心深处,每次回忆起那些过往的事情,都会有很多的感慨。现在的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她很感谢这些有“舞蹈”陪伴的时光,这段时光,丰盈了她的生活,惊艳了她的时光。

【前行感悟】

在随后的对话中,她分享了一个令人很有感触的事情。她说到,自从开办了“晓舞阁”之后,就有很多人称呼她为“魏校长”,但她自己却一直没有把自己当成校长。后来,她有幸聆听到了一位知名讲师的讲座,那位讲师说她自己只会给两类人上课,一类是成功的企业家,一类是校长。而且,两类人的收费标准很不一样,给企业家上课,要收很高的学费,希望企业家们能把领悟到的东西分享给自己的员工;而给校长上课,只收很低的学费,希望那些校长能够把在讲座上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那些祖国的花朵,更好地成长,成长为社会栋梁。

所以,从那时起,她意识到了自己是校长,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的舞蹈知识,教学生跳舞,还要传授她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她还说到,自己在毕业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全国性舞蹈大赛的金奖。带着这个金奖,她回到了平潭,还获邀出席某单位的文艺演出。当时的她心里想着,这是她回到平潭的第一个演出,肯定不能太马虎,于是她就给自己排了一个独舞。但是到了演出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舞台很小,而她自己所排的独舞太过于大型了。也正是从那时起,她意识到平潭人民不是很注重艺术层面的东西,所以她希望自己能够开创出属于平潭舞蹈行业的一片天地。

如今,除了“晓舞阁”,平潭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舞蹈培训班也有不少。为了使家长们在芸芸舞蹈培训班中发现“晓舞阁”的优胜之处,她也一直在努力。她也说到,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着很多弊端,所以在“晓舞阁”的舞蹈房里,她不仅会去教孩子们如何跳出更美的舞蹈,还会将一些传统的美德和文化渗透在舞蹈中,让孩子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快乐舞蹈,快乐成长。

【编后语】

在和她的对话里,我感受到了她对舞蹈的狂爱,也感受到了她对舞蹈教学的尽心尽力。她之所以留在平潭发展,是因为她有两个家,一个是有亲人陪伴在侧的家,一个是齐心协力、上下一心的“晓舞阁”,她在这两个家里都感受到了满满的爱与浓浓的情。

在舞蹈创作上,她和她的团队执着探索,一个灵感的火花、一次编排中的争论,都能激活她们对舞蹈艺术思维的创新;一个动作的完成,一个舞姿的确定,都能促成艺术生产的又一次飞跃。艺术创作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给了她们欣慰、鼓舞和勇气。即便这个过程是疲惫的、艰难的,她们还是一路微笑着,共同努力、互相扶持着。

舞蹈,让她们有了无数的骄傲与幸福的回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平潭面孔》衷心地祝愿魏珊老师和她的同事们教师节快乐,也祝福她的“晓舞阁”越来越好,能够成为平潭夜空中最闪耀的星辰。

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犹如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只要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照亮学生,耗尽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杨娟娟(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