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美景

家乡区县: 安徽省潜山县

文化

天柱山文化

这里不仅有五千年前的“薛家岗文化”,而且是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神话亦可分为这两个方面)的汇合地。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刘彻南巡,自九江东下,舳舻千里,当时,潜、皖二水深阔,大船可由长江直接驶入天柱山南麓野人寨,然后在后山高岗上设坛祭岳,号天柱山为“南岳”。现仍有旌驾桥,回龙桥、迎驾乡、万岁乡、五岳祠等遗址和记载。《古今图书集成》所载《潜山图》便绘有汉武帝驻辇处,封禅台等古迹。后来,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自此尊号南移,天柱山遂成“古南岳”。
  随着汉武帝的行踪以及天柱山神奇色彩的初步揭开,便吸引了大批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这里不仅留有上千首传世之作,而且仅“石牛古洞”一处的摩崖石刻,就完好地保留了近300方,集正、行、隶、草为一体,荟名家书法之精华。尤以唐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苏子平、赵浮、黄庭坚,以及明李元阳、罗文博、阮自华、胡缵宗等人的题刻,甚为难得的珍品。这些诗文石刻,不仅歌颂了天柱山的壮美,而且留下了重要的史料。[1]

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冬,上(指汉武帝)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3]

 

陈璐(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