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高港的风俗之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港区

在我们高港地区,谁家孩子满月、过周,上了年纪的人过大寿或房屋上梁,亲戚们总要办付担子送去以示祝贺,这一习俗不知已经有了多少年,至今还依然流传,只是形式与过去有了点变化。送担子的人家总是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路走来,快到主家村子头或巷子口时,就开始点放鞭炮,既是广而告之,也是通知主人家知道。主家则在门外点放鞭炮以示迎接,其实这时间都是预先联系好了的。主人接过礼担后,请送礼人进屋小坐,接着端出汤圆、红枣茶、鸡茶相待。

礼担是竹篾编成的圆形箱笼,有底有盖,笼外一般漆成红色,边沿的竹片漆成绿色。箱笼里和笼盖上放满鱼、肉、汤圆、棕子、蒸糕、水面和大小鞭炮。礼品的选用,多取吉祥如意之义,如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粽子寓意高中三元,蒸糕寓意步步登高,水面寓意长命百岁。所送的鱼要用鲢鱼,且要两条,所送的肉要带四根肋骨。总之,所有食品的数量都要逢双忌单。此外,礼品中还要有几株新挖的万年青,其根部用青线和红纸包扎好,留待主人家栽插,以象征万年长青。

喜庆内容不同,所送礼品也不尽相同,除都有汤圆、水面、糕、粽子外,其余东西就各有特色了。如是祝小孩满月、过周,则应加送小孩的服饰、玩具、童车等,如祝大人过寿,有的则增加衣料等,如祝华堂落成,则可能会再送上贺匾、中堂之类物品。此外,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前,娘家人要送夏,通常由出嫁女的弟弟送,过去一般都送夏布蚊帐、竹席、芭蕉扇等,现在蚊帐不用了,有的则送电风扇,有的就送空调。主人接过礼担后,将担子上的食品供奉在神龛前的大桌上,焚香点烛、祭告神明祖先。整个庆贺活动结束,客人告辞时,主人要把礼担上的食品退一半给来人带回,谓之“还礼”,再将剩下的食品分送给邻居亲友,以示同喜同庆。

老辈人好讲究,对这些风俗旧规,谁家不遵守则被说成是“不懂礼数”,而面面俱到、无可挑剔地做到了,则谓之“知书达礼”。随着时代的变迁,送礼担的“礼

数”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过去的礼担都是由一人肩挑,数人相随,有时要走很远的路,苦不堪言。如今条件好了,汽车多了,路途稍远的人家则把礼担放到自家或租来的汽车上,直送至主家门口,才从车上取下。

过去的礼品都是装在礼担上,现在有时礼担无处找,就改用小箩筐、红木盘,有时甚至就用硬质塑料的大方筐,或是找个硬纸箱代替。

过去礼担上的食品都是家中自行加工,十分繁琐费工,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得卖,去一趟超市,就能把所需食品一起办齐。

过去的礼担除了结婚的礼担是由男方在去女方迎取嫁妆时送出。一般都是由外婆家送,由舅舅挑担。现在计划生育了,不少人家只有独女,挑礼担的重任也改由同族或同村中辈分相当的人承担,也有由任意一位女同志来承担的,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周静(2014-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