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岩高峰,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旧名张岩山,在福建省安溪县蓬菜乡。岩宇亭台耸立于蓬山之麓,奇岩怪石散见于山巅水涯,为闽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景区概括:普足禅师时录杨道、周明为徒,居岩十九年间“造成通泉、谷口、汰口诸桥、砌洋中亭路,糜费巨万,资于施者”,又建造洋中亭,作为治病救人的义诊之所。经十八年募捐创建军,清水岩寺廊初奠,岩宇告成。建军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普足禅师圆寂,乡人刻沉香木为像,供在岩寺中,奉号清水诅师。从南宁景炎二年(1277年)到近代,清水岩经续建、重建、扩建、改建、重修达三十多次。 岩宇依山面筑,面临深壑,作楼阁式,分三层。第一层昊天口,第二层祖师殿,第三层迦楼;左右翼钟、鼓楼、檀、观音厅、芳名厅、僧舍等分立于东西两边。崇楼曲阁,层迭回护,从远一看,外观犹如“帝”字,气势磅礴,巍壮观,相传有九十九间房屋,现存为明清及近代建筑。
主要景点:狮喉:祖师殿后有一块巨大岩石,形似巨狮之首,释迦楼就建在“狮头”下方有石,形似狮口,可容数十人。狮口内还有圆每径近二尺的孔穴,俗称“狮喉”。“狮喉”内泉水涓涓,清风徐黎,犹如雄狮喘气,传说此洞穴直通泉州。
罗汉松:在觉路之旁,为清水祖师植,具有灵性。树枝朝向殿宇,老树横枝,至径直上,不敢侵径,早时吐雾生烟,九百佘年,不改其柯,枝枝朝佛焉。相传国汉楹每年长三寸,雷鸣电则矮三分。所以千年古树也只有13米高左右。有古诗<咏罗汉松>曰:“昔传身似菩提树,今见手栽罗汉松:诸品都空谁不好,只留苍骨老云峰”。
清水法门:离开蓬莱祖殿昊天口,沿台阶拾级而下,不一会儿就到了法门,法门类似于佛教寺院的山门殿,内中供奉承赵、王、苏、李四位护法神,传说他们原是山鬼,被祖师心伏为护法神,他们法术高超,协助祖师驱邪镇妖。
枝枝朝北:耸天古樟生长地理位置独特。传说为清水祖师所植,现树高31米,围7米,树枝坎朝北伸展,故名“枝枝朝北”。
觉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原为茶亭,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邑令廖同春在倡修“觉路”的同时,改建茶亭。题额“觉亭”,取“还惺转念,一觉即是”之义。廖同春咏觉亭诗:“一落笼樊岁屡更,几将五斗负平生;行看觉路通仙路,静听泉声杂梵声。丹壁留名云吐润,琳官对润鸟传笙;同游尽是烟霞客,千仞冈头好结盟。” 纶音坛:又名石柜坛,耸立在觉亭对面。纶音坛建于在觉亭对面。纶音坛建于在会宗延佑四年(1317年),坛高3.3米,上有小石塔,坛正面阴刻清水祖师在南宋四次荣受敕封的纶音牒文,上方浮雕翔龙和“皇帝诰命”及“敕赐照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的阴刻篆字,左边垛阴刻不容缓延佑年间岩于重建成的记事。敕封牒文和岩宇重建记事对于研究清水祖和清水岩的历史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诗咏纶音坛道:“石柜崇隆镇上方,敕书符纬栽堂皇;空山草木都生色,七在百年来佛国光”。
圣泉:在方鉴塘的不远处,泉自石出,长年不竟竭,味甘且冽,据说饮之可以清心去病,沐之可以祛秽,带回喷酒能驱灾凝祥,保一家平安,故名圣泉。有诗咏圣泉道:“森森岫壑听潺,一曲清澄有圣泉;掬水洗心修慧业,几人到此悟灵源?” 窥天古樟:真空塔左顶,有一棵断去尾梢的古樟,高约法10米,外围约6.6米,树心空洞,直径约1.86米,数人盘坐于树洞之中可窥视苍穹,其妙不可言喻,俗称窥天古樟。更令人惊的是,空心古樟树木逢春竟长出二根新技,生机勃勃,又称“母子树”。
三忠庙:庙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始建于何时,无考。原杞张巡、许远、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予胥请出,改祀四位忠英灵。历代相传,庙原祀张巡,许远和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子胥请出,将岳飞请入。从此“天下”的三忠庙就祀张巡、许远和岳飞。岩祀张巡为首。故曰张岩,山亦名张岩山。“宋元丰间,祖师于张岩之侧,另自营建清水岩,而将张岩迁在觉亭仑,并名为”三忠庙”。不知何时,庙中却增祀关羽,竟成“三忠庙四偶像”了。 海会院:海会院为民国重建,供奉南无阿弥陀佛、南海观音、大势至尊等菩萨。两旁为十八罗汉、气势非凡、颇具特色。
清水山门:清水山门一九九八年秋后新建,在洋中鹤前大桥头的上岩入口处。坊正中门高5.5米,宽4.00米,左右边门各高5.00米,宽1.8米,顶盖琉璃瓦,飞檐出水,总高达8.00米,庄严肅穆,堂皇矗立。石坊刻着中国佛学院教授、书法家虞愚先生题写的牌额和“拜参千佛坐;同享十方春”的对联。坊上边柱镌刻楷写的“拓建柏油公路芳名”系泉州王爱琛所书。
试剑石:在窥天古樟不远处,有块传说清水祖师宝剑削去一半的岌石,名试剑石。有诗咏道:“当日大师卓锡游,光芒剑气欲横秋;劈开此厂石分为两,凛凛冲霄射斗牛”。
蓬莱祖殿:蓬莱祖殿为清水岩的主体建筑,创建于宋代。它依山临壑,外观呈“帝”字形,七妙地将人工建筑与自然岩壑融为体,古典雅,轮奂轮闰正殿为重檐山顶的楼阁式建筑,由昊夭口、祖师殿、释迦楼三部分组成,大殿两侧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斋房、客舍等等,鳞次栉比,相传共有九十九间。蓬莱祖殿无论在建筑布局还是建筑风格以及雕技术、装外饰工艺方面都颇具特色,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信仰:清水祖师是北宋名僧,他原名陈荣祖,自幼出家,法号普足,又被称为麻章上人,民间通称为“祖师公”或“黑面祖师”。祖师生前“利物为本、济人为志”,德高道深,造福百姓,以其博爱的胸怀、善良的美德,留下了许多关于修桥造路、行医济民、祈雨祛灾的美丽传说,塑造了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优秀形象,曾四次受到宋皇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八字纶音,享誉至极。 生而有功于人者,死必崇奉为神明。对清水祖师的崇拜,缘起于祖师生前的功德赢得民众信赖。清水祖师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关于修桥造路、行医济民、祈雨祛灾、降魔伏妖的动人事迹和美丽传说,它们从安溪、闽南地区迅速地扩展到福建周围省份。清水祖师成为一名神通广大的佛祖,他能施药济民、祈雨消灾、伏妖降魔、救苦救难、护国佑民,无所不能。祖师圆寂后被奉为神明,远近各地纷纷塑像立庙,分炉建寺,争相崇奉。明代以后,更加扩展,清水祖师成为闽台以及东南亚各地人们所敬奉的神祗,在闽台两地及东南亚地区的信仰者越来越多,并逐步发展为闽台三大民间信仰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