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长江流域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相传禹生于四川,娶于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
三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在重庆处处可见,但由于重庆地域闭塞,道路坎坷,气候湿热,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在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都表现出与中国其他地区有着明显而有趣的差异。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重庆川江号子、乡间吹打、铜梁龙灯、秀山花灯戏等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处处反映出巴渝特色。
黔江地区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奇特,而且民族歌舞多姿多彩。土家族民族风情、苗族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巴渝人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几分狡黠,幽默中带几分土俗,认真中带几分滑稽,闲逸中带几分急躁,宽容中带几分排外。民间将其归纳为“重庆十八怪”,所谓:七十岁叫“女娃儿”不为怪,八十岁喊(称)“崽儿”很自在,男人染发装“老外”,女人的肚脐眼在衣服外,说话着急像比赛,“言子儿”(地方俗语)又多又古怪,“麻辣烫” (火锅)越热越要卖,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当小菜,坐车没得走路快(堵车),路边打望(东张西望)好愉快,棒棒(力夫)满街找买卖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