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旅游景点之小平小道

家乡区县: 江西省新建县

一、 概述
    小平小道在南昌郊县,原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厂址,文革期间邓小平落难期间在此劳动生活了两年左右,并在此重新思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说是后来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起点。
现原址已整修成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小平劳动的车间和工作台、休息室以及他每天上下班走过的土路等使人触景生情。原厂门外还新修建了纪念馆,周边环境整修良好。
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会场”、“休闲广场”等。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个集教育纪念、休闲为一体纪念性公园。
二、 地理位置
小平小道在南昌郊县,原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厂址。
三、 自然气候
    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5.2℃。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四、 参观景点
1、小平小道陈列馆是一座现代化展馆,展馆陈列主要分6个部分布展①文化大革命初期②疏散到江西;③工厂劳动;④小平小道;⑤情系新建;⑥永远的怀念。
2、小平劳动车间展馆、金工车间展馆、钣锻车间展馆、翻砂车间展馆、小平休息室展馆5个展馆是原工厂厂房,按修旧如旧恢复原貌陈列的。
3、邓林摄影展是邓小平同志女儿邓林在2002年6月亲自精心挑选了110幅小平同志的生活照片赠送给小平小道纪念馆。照片总体为四个部分:生动的展示了小平同志鲜为人知的一些生活细节,真实反映出他的一名普通丈夫、父亲、爷爷平凡感性的一面。小平小道景区最主要的参观点:“小平小道”,小平小道是邓小平同志当年每天从住的地方将军楼至工厂上班时通过的一条小路,全长1.5公里,步行需要20几分钟的时间,是当年工人们为缩短小平同志行走路程、保护小平同志的安全,特意在工厂的西南面开了个小门,修建的一条小道。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行走了三年,也思索了三年。这三年中,在非常岁月里,邓小平真实地了解到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并且对这一系列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们说: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就是从这条小道上走出来的。小平小道是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参观点还有小平铜像、小平广场和公园。
五、小平铜像
    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出于对伟人邓小平的敬仰和对南昌人民的友谊,无偿赠送一尊小平铜像给“小平小道”,该铜像高度为4.2米,基座高度为2.55米,整体高度为6.75米,此铜像巍然屹立在“小平小道”地势最高处。 200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小平劳动车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1日,“小平小道”被作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初步开放,开放后的“小平小道”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家人的大力帮助,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02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展示南昌革命传统文化和更好地激励后人,新建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小平小道”进行全国规划建设,并就“小平小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国际性的公开招标。对中标的规划方案征求了多方面权威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并专程到北京就有关问题征求了邓办负责人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的意见,从而使规划方案更加完善、合理。
六、 小平小道游览设施

    小平小道景区设有游客中心、游客休息室、影视播放点等。

1、游客中心坐落于景区入口东侧,位置优越,标识醒目,造型、色彩、外观与景观相协调,能够烘托景观环境,中心内配置齐全,内设有游客休息厅、配置了足够的休息座椅、旅游纪念品购物点、医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饮水机、电视、景区宣传材料、旅游线路图、等齐备的游客服务综合设施,为游客提供浏览咨询、交通问询、受理投诉、导游服务,并设有童车、轮椅、拐杖等特殊服务设备。2、景区影视播放点里面设施设置比较齐全,配备有休息椅、电视、VCD和景点宣传片等,让游客从多个角度了解小平小道。

七、游览指南

1、游览路线

入口(北门——小平小道陈列馆——小平食堂——小平劳动车间——金工车间——小平小道——板锻车间——小平铜像——翻砂车间——邓林摄影展——小平休息室——出口——小平广场)。小平小道门票信息  门票:30元/人
2、交通信息
117长班; 117短班; 219短班; 222; 246; 501; 509
八、历史文化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从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长1.5公里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把这条小道称做“小平小道”。
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不知道当年“复出”的消息传来,邓小平将要告别这条小道时,将是怎样一番心情?会不会留恋这条小道?该不该感谢这条小道?
    1969年10月——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下放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劳动。他住在解放军某步校将军楼,每天,他和卓琳同志要步行六华里到工厂上班。工厂的干部、工人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方便,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
    2002年5月1日,南昌市对外开放了“小平小道”,有小平会场,小平工作过的车间、小平用过的钳工台、小平生病就医乘坐的拖拉机,因为他尿频尿急,工人特地为他在车间门外修了一个厕所解急。
在这条坎坷的小道上,小平同志走了三年多,有人说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就是从这条小道上延伸出来的。

maomao1994(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