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经济由工业、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开放型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业、财政和金融构成。
关于工业,骨干企业支撑明显。全市百强企业中,华西村、三房巷集团、兴澄特钢、新长江实业、阳光集团、海澜集团、西城三联等7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法尔胜集团、双良集团、澄星实业、华宏实业等4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1家企业超50亿元,5家企业超30亿元,14家企业超20亿元,19家企业超10亿元。55家工业百强企业利税总额超亿元,其中超30亿元1家,超10亿元的12家。百强企业贡献继续增大。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211.8亿元,实现利税412.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71.0%和80.4%。
关于农业,其生产保持稳定。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全年粮食总产量20.0万吨,下降2.0%;油料总产量2085吨,增长3.5%,其中油菜籽总产量1881吨,增长2.0%;茶叶总产量10吨,下降14.5%;水果总产量7.3万吨,增长46.0%。
关于建筑业,其稳定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营业收入118.4亿元,增长21.8%;实现增加值60.6亿元,增长18.7%。全年共获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1项,省“紫金杯”优质工程奖2项,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10项,无锡市工程质量小组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有2家企业获无锡市建筑业优秀企业称号,2家企业获无锡市装饰优秀企业称号。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房地产市场稳步复苏。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4.0亿元,增长29.0%;商品房施工面积1315.7万平方米,增长19.9%,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411.0万平方米,增长1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3.8万平方米,增长61.7%。商品房销售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24.7%,其中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56.5万平方米,增长51.2%,住宅45.5万平方米,增长83.6%;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28.9万平方米,增长15.8%,住宅111.8万平方米,增长19.0%。商品房销售成交总额130.3亿元,增长18.5%;其中住宅销售额105.3亿元,增长27.3%。
在国内贸易中,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9亿元,增长12.8%。其中,城镇零售额415.0亿元,增长13.6%;乡村零售额162.9亿元,增长10.9%;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44.6亿元,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3.3亿元,增长3.1%。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4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9%,中医药品类增长16.6%,汽车类增长13.9%。
在开放型经济中,外经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首次突破4亿美元,达到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继续位居江苏省县级市前列,增长34%。
江阴交通方面车辆保有量持续提高。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42.1万辆,增长3.4%。其中汽车29万辆,增长16%。私人汽车快速发展,年末达23.6万辆,比上年增加3.7万辆,增长18.6%。邮电通讯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9.8亿元,增长10.0%;发送函件1931万件,下降34.5%。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9.2万户,比上年增加32.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9.5万户,比上年增加3.4万户。旅游业总体向好。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游客6.3万人次,下降36.4%;接待国内游客1375.8万人次,增长10%。旅游总收入达200.6亿元,增长12.7%。全市拥有A级景区7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3A级景区1家,国家2A级景区4家,农业旅游点34个。年末全市星级宾馆达14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5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8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3家。
在财政和金融方面,证券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4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21.8万户,增长0.8%。证券机构交易金额2165.7亿元,增长65.8%。全市共有35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其中境外上市12家,创业板2家,中小板11家,主板10家。首发融资186亿元,合计融资(包括再融资)294亿元,募集资金总量在全国县级市中继续保持前列。
除此之外,在当前推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江苏省江阴市以资本市场促经济转型,大量风投资金聚集这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企业上市“预备队”,后备上市企业达100家。江苏江阴自1997年第一只“兴澄股票”成功上市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先后有35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顺利上市,共募资金294亿元,“江阴板块”成为该市领跑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二连冠的“功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