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虽是一个小区县,但是风景秀丽的高淳也孕育了一代名人—高尔泰。
高尔泰1935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1955年肄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美术系。历任兰州第十中学美术教师,敦煌文物研究所干部,兰州大学哲学系教师,中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干部,四川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高尔泰获2007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是画家,又是彻底的美学家、哲学家。
高尔泰先生代表作:《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美的抗争─高尔泰文选之一》,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7月。《美的觉醒─高尔泰文选之二》,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3月。《寻找家园》,花城出版社,2004年。22岁时因发表论文《论美》而遭到批判,随后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发配到酒泉夹边沟农场改造,在那里九死一生。1962年春解除劳教,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文革爆发后受批斗,后在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平反后,辗转兰州、北京、天津、成都、南京等地大学任教。1989年“六.四”之后,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捕入狱。先后关押在南京娃娃桥监狱、成都四川省看守所。1990年春节前“结束审查”。1992年6月经秘密通道离境,7月11日抵达香港。1993年辗转抵达美国,得到政治难民庇护。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宗白华、朱光潜、李泽厚、蔡仪、高尔泰并称的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
1957年因发表美学论文《论美》被打成右派,父亲和姐姐也遭此厄运。不久,被劳改的父亲在出砖窑时跌倒,再也没爬起来。高尔泰在戈壁滩的劳改营夹边沟目睹了无数的死亡,自己也差点饿死,幸而在兰州结识的干部将其调走作画才保住性命。后给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写信,经过一番努力前往莫高窟工作。文革期间又被打倒,平反后在兰州教书,经推荐进中国社科院,不久又回兰州。1984年被无端停课,不让带学生,忽而又变卦说可以继续任教。先生要求校方道歉,校方未答应,遂前往成都。后被南京大学聘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