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一.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其举办者集美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地处厦门集美学村,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始创,具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诚毅学院充分利用集美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集美大学各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实验设施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雄厚优势,同时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运作机制,引进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努力形成更强的教育能力和品牌优势。
学院设置经济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商船系、食品工程系、管理系等8个系、30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院有在校生13800多人,专任教师810多名,新校区占地550多亩,校舍面积34万多平方米,有藏书74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6980多万元,并共享校本部的图书和实验设施资源。
历任福建省省长担任校董会主席。集美大学的前身院校渊源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各校。
二.开设专业
学院设置经济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商船系、管理系、食品工程系等八个系,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制冷与空调方向)、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检验方向)、动植物检疫、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证券投资方向)、财政学(理财与税收筹划方向)、汉语言文学(商务秘书方向)、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方向)、法学、社会体育(体育休闲与健康、武术与养生方向)、舞蹈学、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31个专业,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其中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三大学科专业为主。
学院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专任教师5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55%。
三.校主陈嘉庚
(1)陈嘉庚先生开创的集美学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913年1月,陈嘉庚先生及其胞弟陈敬贤先生创办了“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此后,在1917年至1921年的5年间,相继创办了“私立集美女子两等小学校”(1917年2月)、“集美师范学校”(1918年3月)、“集美中学”(1918年3月)、“集美幼稚园”(1919年2月)、“集美学校水产科”(1920年2月)、“集美学校商科”(1920年8月)、“集美女子师范”(1921年2月)。自1921年2月起,定“福建私立集美学校”为总校名,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完备的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含男小、女小)、

师范(含男师、女师)、实业学校(含水产科、商科)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1)⑵(3)其后,各校继续发展,中学、小学、幼儿园一直延续发展至今,师范学校发展成为“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科发展成为“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轻工业学校”,水产科发展成为“集美航海学院”和“集美水产学校”。此外,厦门水产学院和福建体育学院先后在1972年和1974年定址于集美学村,丰富了学村的教育科类和办学层次。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集美学村各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为日后组建集美大学奠定了基础。 (2)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
嘉庚精神和“诚毅” 校训是陈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财富。85年来,尽管国家和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诚毅”二字始终是源于集美学校的各所不同类型学校的共同校训。各校都十分珍惜这份重要的文化遗产,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
“诚毅”二字成为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观。早年,集美学校学生的校徽上铸着“诚毅”二字。1918年刻制的“诚毅”校训木匾,最初曾挂在“居仁楼”,抗战时随学校搬迁到安溪。后来“居仁楼”连同楼前刻有“诚毅”二字和陈嘉庚手书《集美小学校碑记》的石碑毁于日军炮火之下,“诚毅”校训木匾收藏在集美学校校董会,即后来的集美学校委员会保存至今。位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内的“诚毅楼”,1924年建成并命名,原是集美学校校董会的办事处,1950年陈嘉庚先生回集美定居后曾经在此办公和居住。集美学村楼牌上,正面镌刻着江泽民的手书“集美大学”和廖承志的手书“集美学村”,背面镌刻着“诚毅”二字。集美大学新校区标志性楼群以“集诚楼”、“集毅楼”命名,并在1990年创办了“厦门诚毅船务公司”, 2002年创办了“诚毅学院”。集美轻工业学校的礼堂也命名为“诚毅堂”。各校都在显著位置用碑刻、牌匾、园林造型等标示“诚毅”二字。
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成为各校必备的教育内容。各校在开学、毕业典礼以及重大活动时,必唱校歌,必讲“诚毅”。各校通过组织参观陈嘉庚纪念馆、集美学校校史陈列馆和鳌园,以及举办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陈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的教育。在80年代初全国读书活动中,集美图书馆组织了“诚毅读书小组”,集美学村各大、中、小学的学生参加读书活动,出版了《诚毅----学生习作选》,被评为全国读书评书先进集体。集美大学将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集美学校的革命传统精神和“诚毅”精神作为具有学校特色的“三种精神”⑺,提出集美大学要成为陈嘉庚研究中心的要求,成立了陈嘉庚研究所,组织政工干部参加“陈嘉庚精神读书班”,发动师生参加陈嘉庚研究会活动,在校园网开辟了“嘉庚精神”网页,在校报开辟了“诚毅之光”栏目。集美小学还承担了福建省小学德育课题“关于‘诚毅’思想研究”任务。

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成为凝聚海内外校董、校友和各界社会贤达的一面旗帜。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海内外社会各界给集美大学等校的各种捐赠款物数以亿计。特别是在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校董、校友们的实业遭受重大影响的景况下,广大校董、校友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各校的发展,给各校师生以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广大集美学子以“诚毅”校训为座右铭,学习、研究、实践“诚毅”精神,以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为己任,鞭策自己的一生并使其发扬光大。旅美集美校友林振述教授在给母校的信中深切地写到:“一路下来,履行和承受的,还是集美母校所给予的内诚外毅、择善固守的传统”。中央美院教授、集美校友黄永玉访问菲律宾时,一批白发苍苍的老校友相聚在一起唱起了集美学校校歌,

仍为“诚毅二字中心藏”而激动不已。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深深地铭刻在一届又一届集美学子的心中,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精神力量。

 

忘寂0(2014-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