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北教育的沃土上,在锦屏山下,有一位教坛新星,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纯朴踏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师德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社会各界的一致郝评。这就是曹村中学模范班主任----刘凯。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他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根本。因此他主张以火去点燃火,以高尚的灵魂去塑造灵魂的高尚。在教育实践中,他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
(一)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对学校、对学生负责。在2006年,他担任三年级一班班主任,接手后,发现班级学生的成绩比其它班级有很大差距,班级没有一点学习的风气,几次萌发不想干的念头。后来,他想到了自己的责任,脑海中浮现领导信任的目光,便下了决心,“干、好好地干”。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交换意见,及时与家长沟通,多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进步。他起早贪黑,只要有空闲,教室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经过自己的努力,班级的学习气氛浓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高考,他班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去年开学,他班转来一个学生,入班不久,这名学生就参与打架了,当时对该生进行教育,没想到几天后又参与打架了,他狠狠的批评了这个学生一顿。经调查,这名学生没进班前,就是很难管的学生,但该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一天他把该生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耐心教育,使其对自己充满自信,认识到成功=专业课 文化课,经过谈话,该生变化很大,他不但训练非常刻苦,而且也狠抓文化课学习。在当年高考中被体育院校录取。
(三)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爱
我们知道每个班总是有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组成。对待他们,他能一视同仁。他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学生,正是有了一颗公平心,他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在他所带的班级80%的学生来自农村,住宿,20%的学生外转,他都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深得学生的理解和拥护,班级学风浓厚。
(四)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法宝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这句话她时刻铭记心间,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去年高考报名时,他班中学习比较好的李月写了一张纸条:“刘老师,我不上了”问她什么原因,只是流泪,后来,在学生中了解得知,该生家里无法凑齐报名费,他便开导李月,再大的困难,老师会帮你解决的,随即便说:“报名费老师给你交”。第二天刘老师便给她交上了“95元”的报名费。从此该生更加勤奋学习,最后以550分的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五)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今年刚接班不久,发现他班学生王柯同学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善言谈,经过调查,得知,王柯的父母均不在身边,该生独自一人在这里上学,由于对周围人和事物都陌生,因此很孤僻。于是经常与其谈心,让他正视自己处境,对未来充满希望,课堂上经常提问他,班会上经常创造机会让他发言,后来,他的状态极佳,成绩进步也特别快。
他不仅在班级管理上是楷模,在教学上更是一位有心人。
一、研教学、启智慧,创“快乐课堂”
在教学中为了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需要,不断学习课改精神、课改知识,进而转变教育思想,使教育能够真正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长期发展。她一面努力组织教学,一面又不忘学习,不断摸索,探索教学中切实可行而又收效甚好的教学方法,使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进步”的教学效果。让“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仍浓;课已尽,趣犹存。”真正实现“求知、求得、求效”。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培养学生学习不呆板,不因循守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自主探究,合作探讨,大胆创新,使课堂精彩纷呈,使学生活泼生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情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有所得,让知识、能力、情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开发学生的智慧,逐渐形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造力。为此她常常在孤灯下面对洁白的墙翻得书本哗哗作响,她明白课堂虽不是战场,但这里的事业同样壮丽辉煌。正因为他的勤奋努力,不断改革,大胆尝试,他的课被喜爱他的学生称为“快乐课堂”,也得到了市、县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在成绩面前她很坦然,仍谦虚努力,在数学教学上、教改上不断钻研,努力,奋斗着。
二、勤学习、知不足,谦心求教
在短短的教学生涯中,他在工作中养成了吃苦耐劳,一丝不茍的工作作风。他的努力使她不断成长,他的虚心求教更加快了她的成长,他的虚心求教更加快了她的成长步伐。同行的数学教师都说小李最能听课,而他更感激那些给她帮助的引路人。学校的教务主任总是高兴又自豪地说:“小刘是我带的教师,小刘认真、勤奋、好强、进步。”他一面自我研究教学,一面听数学组所有教师的课,做到及时总结,寻找不足,不断改进。几年来始终如一,对知识研究精益求精,对教法反复推敲,虚心求教,让他少走了弯路,逐渐走向成熟,逐渐抛弃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大胆继承,大胆创新,大胆探索,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常教常新,变学生“苦学”为“乐学”。但他知道自己只是幸运地磨练中不断成熟起步的,也刚走近教改的大门,驻足门内教改的天空,那里的天空太广阔,有更多的奥秘去探索。自己只有立足脚下,在踏实勤奋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向自我挑战,用新的理念充实自己,把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扶助作为自己永远的鞭策。
有人说:“塑造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她,这是更美丽的。”刘老师就是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竭尽自己的心血,坚持不懈地从事着这“美丽”工作的人。工作给他带来了快乐的同时,也给她带来许多荣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他先后获得了“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总之,今后他将继续探索,敢于创新,使班集体建设这朵花开得更鲜艳;将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他的心教诲他的学生,用他的情培育她的学生,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学生们! 让爱在渭北这片沃土上不断延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