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特产

家乡区县: 山西省平定县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黄瓜干系选用优质无剌无籽幼瓜制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钾盐、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

平定砂货
晋中平定所产砂货,造型优美,表里光洁,壁薄体轻,耐酸、耐碱、耐热、耐用。 平定砂货品种繁多 ,有砂锅 、砂罐、砂壶、砂坛、砂盆、砂笼、砂瓢、砂勺等近百种 。用砂锅熬小米稀饭 ,水米交融,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砂锅炖肉,无腥膻气 ;砂锅炖豆腐,色正味醇 ;砂壶煎药,药性不变;砂漏锅生豆芽。

拉面
拉面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无从考究。但山西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却是外。

阿尔泰银莲花
阿尔泰银莲花阿尔泰银莲花,又名:菊形双瓶梅。多年生草本。根茎棕黄色,具多数细根及鳞片痕迹。茎直立,高达8-26厘米。根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约13厘米;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通常中间小叶片较大而具短柄,每小叶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锯齿,两面均被少数白色柔毛或毛早落。花茎细长,高出。

粉条豆腐丝
阳泉市所属平定县有道名菜:粉条豆腐丝。这道菜主料是粉条和油豆腐丝,成菜特点是,豆腐丝是炸过的,外脆里嫩,菜看着很温和,没有一点热菜的感觉,但吃起来烫嘴,所以,地道的饭店都会说,我们做得是不冒烟的正宗粉条豆腐丝。 此菜是阳泉、晋中一带一般人家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会有的一道传统菜。近些年各饭店……

黄瓜干
黄瓜干是平定县的传统名产。早在500多年以前,黄瓜干就成为当地人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这种黄瓜干,皮肉均翠绿可爱,表面光洁、无皱。食时清脆味甜,清香可口。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御批为:“龙筋”,被定为进献皇宫的贡品。  黄瓜干主要产在平定县城关镇的河头、后为几个自然村。制作黄瓜干的原料并不是一般的……

九节菖蒲
阿尔泰银莲花,又名:菊形双瓶梅。  多年生草本。根茎棕黄色,具多数细根及鳞片痕迹。茎直立,高达8-26厘米。根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约13厘米;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通常中间小叶片较大而具短柄,每小叶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锯齿,两面均被少数白色柔毛或毛早落。花茎细长,高出墓生叶甚多……

就是猪皮冻。“俊”,就是冷却上冻的意思。冬天过年时常做。吃的时候,放点儿葱姜蒜,再蘸上老陈醋。

馍片
馍片又叫馍干(香馍片),是以面粉、酵母、水为主要原料,辅以奶粉、盐、糖、棕榈油、鸡蛋等原料,经发酵、蒸制、烤制(油炸)而成的,营养丰富、口感香酥、色泽诱人、风味独特、老少皆益的大众休闲食品。  馍片可以加入不同的辅料和配比制作,可生产淡、咸、甜风味不同的产品。其中咸味可为:鸡味、虾味、五香、麻辣……

平定陶瓷
平定自唐宋以来就制作陶瓷器。随着沧桑历变,生产工艺日臻完善。民国年间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紫砂陶器,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时的平民工厂生产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誉满北方。60年代,平定瓷厂生产的工艺美术瓷曾在广交会上受到好评,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平定冠山连翘茶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灿灿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将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就可以成 为能够饮用的保健茶,名曰“连翘条”。  山西省平定境内有座冠山,山上遍布连翘,用它泡制加工成茶叶,常饮可生津解毒,清热泻火。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在烟雨楼喝了连翘茶,顿感心旷神……

平定豆叶菜
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豆叶荣。  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  制这种豆叶菜 ,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采摘豆叶的时节,应在“白露”前后 。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 ,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称之为“捋叶”。

LOG(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