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的药用

家乡区县:

梧桐子,看到月西楼。
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
人在御街游。——刘辰翁《望江南》
梧桐子,乃梧桐的种子,也是一味中药。《本草经集注》云,梧桐子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以
及止血之功效。梧桐之树,相传能招引凤凰。庄子秋水篇中有云:“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
海,非梧桐不止。”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碰到梧桐才落下栖息,可
见梧桐之高贵。梧桐子,中药名。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
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出自《本草经集注》,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之功
效。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及云南等地。使用注意:生食无益,咳嗽多痰者勿食用。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
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
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
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
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
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
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
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  
 梧桐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至冬初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干燥种子,
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
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
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陶隐居云:"桐树有四种,青桐
叶皮青似梧而无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肥亦可食。"李时珍说:"梧桐处处有之。树
似桐而皮青不皵,其木无节直生,理细而性紧。叶似桐而稍小,光滑有尖。其花细蕊,坠下如醭。
其荚长三寸许,五片合成,老则裂开如箕,谓之藁鄂。其子缀于藁鄂上,多者五六,少或二三。
子大如胡椒,其皮皱。""子,甘平无毒。"考《政和本草》及《本草纲目》所载之梧桐为梧桐科
之梧桐。
药理作用:⑴止血:梧桐子粉6g/kg灌胃,连续3天,对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其有效成分
为生物碱。   
⑵降压:梧桐子总生物碱0.3、0.6g(生药)/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有降压作
用,并使心率减慢,对兔有类似作用,心率减慢更明显,总生物碱具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增
强乙酰胆碱的作用,可能降压与此有关。

 (3)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

份。   矿物质:锌、硒、铜、锰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4)清热除火: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5)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
物质。   
(6)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7).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8)和胃:治疗胃气不和,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   
(9)止泄:适宜伤食型患者,症状是:大便酸臭、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  
(10)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
成分。含锌食物可以预防大量脱毛及毛发颜色变淡,防治白发。   
(11)凉血: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适宜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majusaka(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