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婚俗(二)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南区

      9、待媒(也叫坐夜)。有的女方为了热闹,在结婚日的前一天晚上,要求男方娶亲的队伍到女方家坐夜。引礼:男方在摆完晚宴后,先请会行大礼的长者按到女方家去行礼的模式引领新郎在堂屋学磕头行礼(如烧香点烛,鸣炮奏乐,还要牵毡条四礼八拜,甚至也会有淘气的小孩和大人用楝树果打新郎官的。铺床:引礼完毕后,男方要举行浓重的铺床仪式,要选择八字好有儿有女不在月经期的年轻健康妇女两人进房铺床(这两个人同时担任新娘娶回家后牵亲的任务,一般为男方主要亲戚),铺床开始,要燃放较长的鞭炮,乐队要奏乐,全体在场的所有亲属都要参加喝彩,要选一个会喊铺床采词的人喊采,采词的大致意思是安排铺床的顺序,祝愿新婚夫妇生儿育女长得健壮美丽有出息(下面是我新老结合编写的一篇采词公大家参阅:手捧红烛入洞房,新人房里好嫁妆。左边摆着镶金柜,右边摆着龙凤箱。梳妆台上美人镜,一对红灯亮满房。将军桌配太师椅,正中摆座象牙床。四铺四盖床上放,一对枕头绣鸳鸯。绫罗帐子挂床上,一对帐钩闪金光。帐帘绣的龙和凤,门帘绣的牡丹香。拿来新絮铺新床,铺好新床迎新娘。伸手铺床先铺东,生个儿子当老总。铺罢床东铺床西,生个儿子架飞机。铺罢床西铺床南,生个儿子中状元。铺罢床南铺床北,生个儿子坐轿车。 四个角的拵一拵,生的儿子很精明。四个角的按一按,生的儿子很好看。四个角的拍一拍,生个儿子好体魄。四个角的扒一扒,生的儿子象爸爸。 生了儿子生姑娘,姑娘长得真清爽。有才有貌有气质,将来找个如意郎。媳妇今日是朵花,明朝就是伢的妈。今天大家齐喝彩,明天新娘倒香茶。)铺床前里面的人必须拴牢房门,不让外面的人进入或看见。铺床开始,乐器和鞭炮齐鸣,喊采人每喊完一句,众人都要大声齐喝“呦”,直至采词喊完,铺床结束。床铺完后,铺床的人要用新锁锁上房门,新娘不到房门不开。辞祖:女方在这个时间也在家里举行仪式,那就是辞祖。作为姑娘,在娘家由婴儿长成大人,不仅有父辈的付出,也有祖辈的付出;马上要离开父姓的祠堂,加入新的姓氏做人,离开自己的祖先,这时候举行告别祖先的仪式当然很有必要。辞祖的仪式很简单,就是烧香点烛敬菩萨后,姑娘向菩萨和祖先磕头。这时,也是妈妈和女儿最伤心的时候,所以往往在这个时候妈妈和女儿都要放声大哭,妈妈哭舍不得离开女儿,对不起女儿,教女儿出嫁后如何当好媳妇,女儿也哭自己对不起父母和舍不得离开家庭等等。沐浴:结婚是人生大事,所以不管新郎新娘都要在婚期的第一天晚上认真洗个澡,新娘要把头发整成新娘妆。两个人从头到脚要换上崭新的。新郎可以在这时穿上结婚的礼服,新娘可以在第二天早上穿婚纱。两个人穿内衣时一定不能穿短裤,据说穿上短裤不吉利,预示着夫妻不能一辈子上头,是半途夫妻。坐夜:男方根据要求,在婚期的头一天晚上娶亲的一行人要到女方家过夜叫坐夜。出发前男方要放鞭炮,新郎带着媒人、陪亲、礼聘先生、接亲的两个姑娘或年轻妇女,牵毡条的两人,抬箱子的四至八人,带上乐队,花轿,还要带一大包喜糖和十条左右甚至更多的香烟,敲锣打鼓地一路前往新娘家。进村时必须燃放鞭炮,到女方家门时女方也用鞭炮迎接。有趣的是,这时女方并不会很顺利地打开大门迎接客人进门,二是紧閂着门,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要男方不停地放鞭炮,奏乐,女方也不停地接着放鞭炮,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是闹男方的喜烟。开门是有条件的,一般是女方有多少亲戚,有多少来陪嫁的姑娘,每人都要有一包香烟,当然还要抛洒喜糖。男方来时如果稍有不慎,娶亲带来的任何物品都会被女方的客人抢走藏起来,到第二天发亲时男方用香烟或红包才能换回。闹一阵子后,双方达成默契,姑娘们才打开大门让娶亲的队伍入堂就坐,并热情招待来人:发烟、倒茶。并在当晚(大约在凌晨一两点)摆宴开席。饭吃完后,女方妥善安排男方客人和乐队打牌或入寝。
10、娶(发)亲:在婚期的那天清晨,女方就要做发亲的准备。首先准备男方客人用早点,接着男方乐队奏乐,新郎向女方父母长辈和主要亲戚行大礼。接着是哭嫁,新娘和母亲以及其他客人陪着哭嫁,再接着是姑娘穿婚装戴冠子帽(一种如楚剧舞台上的姑娘带的饰有玻璃球、亮珠的华丽帽子)出闺房,站在斗上(斗里点燃一个香油灯,斗上扑着一只竹筛子,娘家将一把(十双)筷子拿在手上,然后娘家的人要从姑娘的手中抢走这把筷子后,姑娘才能上轿。这筷子意味着是娘家的饭碗,姑娘出嫁了,就要将饭碗交给娘家,而姑娘们谁舍得离开自己的母亲,丢掉娘家的饭碗,所以都会用尽所有力量死死抓住筷子不松手。这时娘家人一边抢,一边劝,直到抢下姑娘手中的筷子。这时姑娘的亲哥或堂哥背着新娘出门上轿(还有步行或坐车的),门外男方的人忙着用红绳绑着箱子和被子枕头,待女方点燃起身(发亲)鞭炮,男方便敲锣打鼓迎走新娘。女方陪嫁的姑娘还要送新娘一程,送到半路上才与新娘分手,男方牵亲的两个妇女一左一右牵着新娘前行。在陪嫁姑娘分手时,新郎还要给每个陪嫁送新娘的姑娘一个红包或礼物(手绢、香皂之类)。新娘离家后,女方就开始吃早餐,吃罢早餐,参加婚礼的多数客人就会告别回家去了。
11、拦车马。女方发亲后,男方就要作好迎亲的准备。要在家门口摆一张方桌,上面摆上猪首,点燃蜡烛和香,还要摆上三只酒杯斟上酒,等待接亲的队伍归来。新娘一进村就要鸣炮奏乐,亲到家门口时迎亲的队伍都要在方桌前停下,乐队要不停奏乐,鞭炮要不停放,有一位拦车马的先生会站在桌前念念有词,大致意思是“天地开张,日吉乘凉,男家的先祖请进,女家的先祖回乡”,就是说姑娘嫁过来了,女方的先祖有可能为了继续关爱本家姑娘,骑着马,驾着车,跟着来到了男家,迷信的说法,一家不能容二祖,所以这时男方就要将女方的家祖拦回去。
12、拜堂。新娘到村时,有个讲究,女性如果处于月经期不能来看热闹,不能跟新娘照面;带孝的人也不能来。拦完车马,新娘就可以进堂了。拜堂时也有个讲究,新娘如果在月经期也不用磕头,只是新郎一人行礼就行。
13、挤新娘。拜完堂,新娘就要入洞房。在入洞房前,围观的年轻小伙子往往这时就想沾点新娘的便宜,早就站在洞房前四面夹攻围挤新娘,一直把新娘挤进洞房。
14、抢大首。进了洞房以后,也有个讲究,两个人都要先坐床再坐凳,坐床也有个讲究,如果谁先抢占了床的右首坐下谁将来就是当家人或谁就会在将来的夫妻生活中占上风,所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就要拼命去抢大首。
15、喝交杯茶。进了洞房,就会有小孩端来两杯茶,夫妻俩接过茶必须交臂喂给对方喝下;接着又有一个小孩端来两小碗豆腐圆子,小俩口也是相互交臂喂吃一到两个,含义是吃了豆腐坨,新娘会生儿;再接着又有一个小孩进来端来一盆水,叫新郎新娘洗脸;再接着又有一个小孩进来拿着扫帚跟新房扫地。这些孩子做了这点子事,新娘都要发给他们红包。再接着就是很多人进来向新娘要手绢。
16、拜茶。在堂屋正中摆三个方桌,上面摆放若干碟杂糖、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还要拜上一个茶盘,上面放上一双布鞋。然后新郎新娘出洞房,在桌子前面的毡条上磕头。磕头的顺序是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叔伯父母,比父辈尊长的亲戚和本家长辈,亲戚和本家平辈。每个人都要磕四个头,喊到给谁磕头,谁就向茶盘中丢钱,数量按顺序由多到少,父母丢最多。现在一般以百元为单位(最少50元),边磕头边奏乐庆贺。
17、喝团圆酒。团圆酒在当天晚餐时进行。全席必须十个人,而且是五男五女,另外八人最好是四对有儿有女八字全环的年轻夫妻。喝团圆酒新郎新娘坐上席,边吃还要边说四言八句。会说的每出一碗菜出一个题目让新娘说,多数是围绕祝福新娘夫妻生活与生儿育女话题说。如,藕片上来了,再吃之前要新郎说“月儿圆,花儿圆”,新娘说“这碗藕片圆又圆”;新郎又说“我们等了二十年”,新娘又说“今晚跟你把房圆”。又如白萝卜上桌了,新郎说“白萝卜,红萝卜”,新娘说“你是我的心窝窝”;新郎又说“今天同睡一被窝”,新娘又说“明年跟你生个儿”。总之,团圆酒就是为了通过让新娘说丑话适应做妻子的心理,去掉夫妻生活的羞涩感。
18、喝香茶。喝罢团圆酒,村子里的人就要来闹新姑娘。他们坐在堂屋里,要新郎新娘给每个人倒茶点烟。倒茶时新郎新娘要两人把一碗茶抬着送到客人手中。客人接过茶,就说一段四言八句,如新郎说“这碗茶”,新娘说“香又香”,新郎又说“今天夜晚”,新娘又说“我要用你那杆枪”。除了说四言八句,还有很多节目让新郎新娘做,比如,把一个苹果用红线提着摇晃,要二人同时在苹果上咬一口等类似节目。也有的把新娘的公公也叫出来和新娘一起喝茶闹笑话的。总之,闹的越热闹就越好。

 

诉心(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